返回

第六百八十七章 泼墨山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八十七章 泼墨山水 (第3/3页)



    画师从宣纸右端往左画,先用淡淡的墨色,轻轻渲染出一片朦朦胧胧的空蒙山色。

    接着,画师描绘近景,先勾勒出一些山石,再画出一片茂盛的树林,把一座寺庙围在当中。

    过了密林之后,画师用毛笔尖蘸了几乎不可见的一点墨,淡墨一扫,柔柔地勾出了远山、大河。

    淡淡的留白,立刻让画卷有天地辽阔之感。

    画师顷刻间创造了一种遨游于山水之间的体验,先带你走进密林中的寺庙,感受寺庙的香火。

    离开寺庙之后,面前大河奔涌,河面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正当众人享受空灵、悠远之境时,画师突然画出一面陡峭的悬崖绝壁。

    峭壁下方的大河上,一艘渔船锚定,船头蓑笠翁,撒出一张大网。与此同时,几艘客船从远方慢慢驶过来,风帆扬满。也许是商贾满载而归,也许是游子归家……

    巨大的峭壁之上,出现一座淡雅的茅草亭,几位行山之人正在亭中观景。

    过了这座悬崖之后,有一座架得很高的石拱桥,桥的中段有座雕梁画栋的八角亭,亭中人高冠锦带,端坐于此,煮酒烹茶,静观山水。

    画师行云流水,在画卷左侧,又平添出诸多陡峭山峰。山峦起伏,迢迢山路。在最远处的山峰脚下,有一座窄窄的竹桥,一人白衣飘飘,从桥上走过。

    如仙媛一曲作罢,画师也应声罢笔,泼墨山水,一蹴而就。他将此画命名为《溪山清远图》,用来钤盖在画侧。

    看画者,仿佛身在云端,由远至近,既能俯瞰全景,又能洞察入微,带有很强的动感。

    画师看着自己的大作,摇头晃脑,得意不已。他端起酒碗,连喝三盏,大呼尽兴。

    围观众人,齐声叫好,纷纷解囊相购。一名商贾最终胜出,一掷千金,买下这幅杰作。

    ……

    酒肆打烊后,一人来到作画的桌案前,将一张宣纸平铺在桌案上。只见他掏出酒葫芦,呷了一口酒,丹田一发力,将一口酒喷在宣纸上。

    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

    水墨之色从宣纸上渗出。宣纸上渐渐现出峰峦、山石、竹丛、寺庙、村舍、渔舟、远帆……

    正是刚才那幅《溪山清远图》!

    来人莫测高深一笑,慢慢将宣纸卷起,装入画筒中,负在身后。

    处理好这一切,来人掏出笔墨,在雅间的粉墙上画出一扇门,口念咒语,穿墙而入,消失不见。

    ------题外话------

    注释

    《溪山清远图》乃是南宋画家夏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件作品宽46.5厘米,长接近9米。不是一件绢本作品,而是纸本的,是用10张纸拼起来的。这么长的一件水墨山水画在纸上,非常壮观。

    1秒记住猎文网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