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罗恩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罗恩怨 (第2/3页)

助。

    大唐自太宗皇帝起,对高句丽用兵。这些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由新罗和百济促成的。两国都渴望借助大唐强大的军事实力摧毁对手,从而实现各自统一朝鲜半岛的野心。

    新罗为了实现这一策略,表面上承认大唐的宗主国地位,从而与大唐结盟,并说服大唐对新罗的宿敌高句丽和百济动武。

    新罗向大唐抱怨高句丽和百济领土扩张,强调高句丽的扩张,阻断了新罗通往中原的道路。

    对于新罗来说,大唐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新罗只有在大唐的帮助下才能在朝鲜半岛的争夺中占据上风。

    而新罗的一些官员也需要借助大唐之力为自己的家族报仇雪恨。新罗国相金春秋便是一例,借助大唐之手,报女儿女婿被百济杀害之仇。

    新罗刻意挑拨大唐和高句丽、百济的关系,终于利用大唐,灭掉高句丽和百济。

    见唐军消灭了百济,征服了高句丽,新罗立刻变脸,成为幕后黑手,不断策划高句丽和百济遗民抵抗唐军,最终逼迫唐军从朝鲜半岛撤军。

    金春秋之子金法敏被高宗皇帝任命为鸡林大都督府都督(后来的新罗文武王,661—681在位),

    金法敏却背信弃义,私下与高句丽遗民结盟,联手对抗大唐在朝鲜半岛上的驻军。

    驻防朝鲜半岛的唐军将领薛仁贵为此写信谴责金法敏:“呜呼!昔为忠臣,今乃逆臣!”

    在这场历经百年的战争中,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皆为失败者,但大唐也非赢家。真正的受益者是新罗,它最终完成了统一半岛的大业。

    此后,渤海国强势崛起,新罗又利用大唐与渤海郡国的冲突,在大同江流域驻军,将势力范围不断向北扩张,成为大唐与渤海郡国冲突的最大受益者。

    见目的达到,新罗又跟大唐划疆而治,背信弃义。

    ……

    隋唐以来,数十万中原将士,为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这三个异域番邦,葬身于“辽泽”一带的沼泽地,至今尸骨未归故乡。

    纵观历史,只要跟朝鲜半岛上的异域之邦扯上关系,就没有好事。

    如此卑鄙之邦,若不出手严惩,割袍断义,将来它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我大唐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三哥,你今日放过他们,乃是典型的妇人之仁!

    我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