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掇山叠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掇山叠石 (第2/3页)

天沟,行壁山顶,留小坑,突出石口,泛漫而下,才如瀑布。不然,随流散漫不成,斯谓‘作雨观泉’之意。’

    园林瀑布应用峰峦做背景,上游有水源,山间有落口,下方有积潭或溪流。瀑身可设计为重落、离落、布落、丝落和线落等花式;下方承接瀑布落水的积潭,也要在补水、溢水、泄水下功夫。”

    ……

    徐太傅一步一景,讲完了叠造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掇山造型,开始讲选石。

    “选石,又分选种和相品。选种,即选择山石的种类。二是相石的过程。相品,是相大小、形状、纹理、色泽等。

    ‘夫识石之来由,询山之远近。石无山价,费只人工,跋蹑搜巅,崎岖究路。便宜出水,虽遥千里何妨;日计在人,就近一肩可矣。取巧不但玲珑,只宜单点;求坚还从古拙,堪用层堆。须先选质无纹,俟后依皴合掇;多纹恐损,垂窍当悬。古胜太湖,好事只知花石;时遵图画,匪人焉识黄山。小仿云林,大宗子久。块虽顽夯,峻更嶙峋,是石堪堆,遍山可采。石非草木,采后复生,人重利名,近无图远。’

    选石,既要选玲珑别致、宜单独赏玩的奇石,也要选结实古朴的石头,这类石头便于按山水绘画中的皴法来层层堆垒假山。堆叠小一点的假山时,宜恬静简淡。掇大山时,则宜雄奇崇峻。

    风化穿眼的孔石、水冲雨润的卵石,特殊纹理的条石,或沧桑、或柔美,只要自然原始,都是上品。

    太湖石、黄石、英石、斧劈石,宣石都是常见的石材。其中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山石一起,被誉为‘四大名石’。

    太湖石,‘苏州府所属洞庭山,石产水涯,惟消夏湾者为最。性坚而润,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势。一种色白,一种色青而黑,一种微黑青。其质文理纵横,笼络起隐,于石面遍多坳坎,盖因风浪中冲激而成,谓之“弹子窝”,扣之微有声。此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

    太湖石坚硬又润泽,有嵌空、穿眼、婉转、险怪势等不同造型,石面凹凸不平、笼络起隐,呈现出“皱、漏、瘦、透”之美。

    太湖石采集很难,采石工匠带上锥子、凿子等工具潜入太湖的深水之中,挑选奇石凿下,‘贯以巨索,浮大舟,设木架,绞而出之。’

    因太湖石的暴利,当地还有‘种石’之法:对没有天然孔眼的太湖石,人工凿孔挖洞,再放入水中,用水流和时间冲刷。可谓“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