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一章,霸业终成,逍遥天地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一章,霸业终成,逍遥天地间 (第2/3页)

真气也所剩无几。

    不过,曹正淳到底还是带回来好消息了。

    张三丰亲口言,不对小辈出手,但如果有人危害了其徒弟,徒孙的性命,他就顾不得什么道义了。

    听闻曹正淳传达的此话,朱御大喜过望,当即命人召蒙古使者觐见,同意了蒙古的和亲。

    主要是不同意不行啊,朱御本以为这个世界就一个朱元璋而已,洪武大帝就算再厉害,他一个人又能厉害到哪去?

    所以,朱御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反而还在心中给朱元璋加油,希望他能给蒙古多弄出些麻烦来。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一个朱元璋就够了,把整个明朝的开国元勋都弄出来了,这是几个意思?

    原先朱御想的是蒙古和朱元璋两败俱伤,然后他通吃,可如今看来,如果靖朝再这么袖手旁观下去,别说通吃了,朱御敢肯定,朱元璋这货打完蒙古,转头就要打靖朝了。

    如此,朱御又怎么能坐得住?

    所以,蒙古和靖朝的和亲,二者的联合势在必行!

    而现在朱御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在两国联手剿灭明教的同时,自己再把蒙古给收拾了。

    但这个念头刚起就消失了,还收拾什么收拾?人家都敞开城门把靖朝的军队迎进去了,这要是再不行,朱御自杀去得了。

    不过此念刚灭,他念又起,如此漏洞自己都能察觉出来,蒙古那边不可能看不到。

    针对此事,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估计现在蒙古也是被朱元璋打慌了,开始病急乱投医,看样子蒙古根本就没想到靖朝能出兵,所以蒙古使者才会说出一个漏洞如此之大的方案。

    说来也是,当今世上,估计也没人能知道朱元璋的这套班底,到底有多恐怖。

    想到此处,朱御也当即决定,不给蒙古反应时间,当下就命靖朝军队随同蒙古使者一起前往蒙古!

    虽说朱御对朱元璋和其班底忌惮万分,但如今两国联合,这个朱御就不怕了。

    管你的军师有多聪明,管你的将领,军事水平有多高,我就选一个稳扎稳打,不犯错的将领就行了。

    天下第一的步兵(靖朝),配上天下第一的骑兵(蒙古),以正胜奇,老子就靠兵员质量,堂堂正正的碾压,你奈我何!

    别说明朝开国班底了,我再给你配个清朝的八旗?额,不对,现在八旗正在草原上和契丹打的正开心着呢。

    话说回来,这也是朱御第一次看到靖朝的四大,不,现在是五大情报机构全力运转。

    东厂、西厂、六扇门、皇城司、锦衣卫,五大机构往死里向蒙古方向派人,每天传回来的情报能足足塞满一个屋子。

    其虽然没有在明面上造成什么破坏,但仅情报一条就够了,朱御坐镇千里之外的靖朝皇宫,但却能每天掌握蒙古和明教双方的所有动向。

    此时靖朝的兵马已经入驻蒙古的边陲城镇了,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所以现今明教还没有得知此消息。

    靖朝军队刚入蒙古境的时候,情况也不出朱御所料,靖朝的军队被禁止入城。

    但经过朱御的耳传面授,带兵将领针对蒙古国不让进城的这一点开始闹了起来,什么没有求人的态度,什么是把靖朝军队叫过来当炮灰的,什么要请命回去之类的等等。

    但不论过程有多繁琐,如今的靖朝已经真正的占据了蒙古辖内的一个城镇,还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的那种。

    两国的动作虽然隐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种种隐秘也不再是隐秘了,当明教得知靖朝插手后,当即也做出了反应。

    派遣武功高手到靖朝境内搞破坏,扬言要给靖朝乱插手一个教训。

    但可惜,明教的这个计划,只有开头,没有结尾。

    先不说靖朝五大机构的底蕴有多深,高手有多少,单说现今明教最强力的外援,江湖六大门派,在此时一点用的没有。

    六大门派的根基都在靖朝境内,只要他们敢露头,朱御自然乐意接手其产业,要知道不管哪个江湖门派,都是富的流油,哪怕是丐帮!

    所以,在没有了六大门派的帮助下,明教潜入进靖朝境内的高手,连个浪花都没翻出来,被五大机构联手,一网打尽!

    后续曹正淳等人将此事上报时,朱御发现了有意思的一点,潜入进靖朝,被杀光了的那些人,大部分是张无忌的人手,剩下的是任我行的麾下,朱元璋一系的人,一个都没有!

    看到此处,朱御也不确定,自己把明教派来的人都杀光了,明教,或者说朱元璋的计划是成功还是失败?

    待细想过后,朱御也不得不承认,人杰终究是人杰,在朱元璋把人派出来的那一刻,他就没给自己留输的选择。

    此次明教的计划,对朱元璋来说只有两个结果,多赢和少赢。

    朱御虽然对此有所感叹,但也不甚在意,毕竟一国的兴衰存亡,不是仅凭几个武功高手就能左右的。

    此时时间已是深秋,秋收在即,凛冬将至,中原大地上蔓延的战火,也不约而同的慢慢熄灭。

    整个中原大地看似和平,但内在的危机更甚,但此次危机不是来自邻国的彼此,而是在草原上。

    今年一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但草原上也没闲着,自蒙古入主中原后,契丹就凌驾于草原各族之上。

    但其空有蒙古的野心,却没有蒙古的实力,女真是第一个反抗的,但他不是最后一个。

    随着契丹和女真的对抗,加入女真的部族也越来越多,而这也是女真越打越强的原因之一。

    内中详情暂且不提,草原上的部族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本就是缺衣少食,再加上整整一年不事劳作,今年还未入冬,草原上有些贫穷的部族就已经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在这个基础上,外族入侵是一定的了,而此时秋收才是中原各国的头等大事,就算明知来自草原的饿狼即将入侵,中原各国也不得不忍耐着心中的火气,全力收缩防御,确保秋收的顺利。

    说到这就不得不羡慕武朝的地理位置了,其完全不用担心来自陆地上的任何外敌。

    越来越冷的天气就像带着荆棘的鞭子,不断的抽打在草原各族的背部,催促其南下。

    人为了生存永远都能爆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哪怕是草原蛮族。

    随着草原各部的南下劫掠,噩耗也随之而来,蒙古、靖朝、西夏,甚至大理都遭受到了劫掠,损失也各有不同,其中最惨的是西夏。

    因为,西夏灭国了!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如今西夏境内,残留的只有数以万计的难民,余下的一切都被劫掠一空。

    对此,如今世上最为富足的靖朝自然善心大发,广开粮库,接济难民,顺带的,靖朝还接收了西夏全境。

    也就是如今这般好时候,草原上人心不齐,占据西夏城池的草原部族缺乏外援,要不然靖朝还真的不一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西夏的几座坚城给打下来。

    但如今天命在靖,朱御是靖朝百余年里,唯一一个开疆扩土的皇帝!

    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次年开春,在蒙古还在休养生息的时候,明教以朱元璋为主,徐达,常遇春为辅,三路大军齐攻!

    其出其不意的战法,甚至一度打到了蒙古都城十里外!

    但随后反应过来的蒙古,也向天下展示了什么叫做天下第一骑兵!

    耗时耗力的攻坚战蒙古确实不太擅长,但要是打快战?而且还是在没有城墙的平地上打?说句不吹嘘的话,蒙古一国,可敌天下!

    明教三路大军,除了徐达一路据城而守,其余两路俱是大败,就连朱元璋和常遇春都险些丧命。

    但不论最后这一战明教败的有多惨,到底最后占便宜的还是明教,此时的明教已经占据了蒙古境内的大半城池。

    其虽说已经不敢再出城挑衅蒙古,但蒙古一个马上的军队,也敲不开自家修建的坚固城门。

    最后,蒙古到底还是求到了靖朝的头上,随着蒙古使臣的再次到来,一同随行的还有汝阳王郡主,敏敏特穆尔,也就是张无忌的原配老婆,赵敏!

    原本机灵刁钻的赵敏,在经过了倚天屠龙记的剧情后,行事愈发内敛起来,和朱御的交谈也和朱御预想的不一样,但其字里行间的聪慧,还是显露无疑。

    圆了几天年少时的梦想,朱御就在朝会上下达了政令,全力出兵,目标蒙古!

    随着靖朝的插手,明教兵败如山倒,但最后明教还是出了一个奇招,用钱砸,把草原上所有的可战之兵都砸了过来。

    当然,话是这么说,事情也是这个事情,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草原各部的休战,为的可不是明教的钱,而是想要趁此机会,成为第二个蒙古帝国。

    但如今战场的双方都已经打红眼了,没人在乎这个,所有人都只在乎两个字,胜利!

    随着契丹和女真的联手入场,靖朝的军队说是伤亡惨重一点都不过分。

    连战连歇几个月后,靖朝和蒙古终于拿出了应对的章程,靖朝步卒和明教继续在战场上厮杀,而蒙古骑兵则是光明正大的远攻契丹和女真的老家。

    在古时骑兵真的是太灵活了,只有攻敌必所救才能真正的战上一场。

    初回草原,蒙古向天下展示了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王,连战连捷,杀的草原各部大溃,也让草原各部重拾了昔日头顶上方的阴影。

    但可惜的是,蒙古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蒙古了,虽然战力还是那么强,但人手严重不足。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蒙古的草原战场局势从碾压变成了持平,随着时间的流逝,战局又变成了劣势。

    在军队岌岌可危之时,蒙古军队重拾了草原蛮族的血腥獠牙,车轮斩重现于世!

    注:车轮斩,蒙古独有,成吉思汗所创,每攻城略地,不论男女老少,凡身高超过车轮者皆斩!(此为真实事件)

    可虽是如此,蒙古军队人数上的劣势也越来越大,最终,蒙古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大型骑兵部队,就这样在草原上消亡了。

    不过蒙古虽仅是一只骑兵部队,却也给草原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噩梦,草原各部所有军队,包括契丹和女真,皆是伤亡过半,这其中还有无数的小型部落被灭族。

    至此草原上的战力,十不存三,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蒙古的血腥手段,让草原各族没有了下一代。

    可与预见的是,十年后,草原将再一次呈现出一片散沙的状态,未来五十年,草原上都不会再出现诸如蒙古、契丹、女真,这样的大型部落了。

    再说回中原,靖朝和明教的对峙。

    此时的明教已经学聪明了,见识过靖朝军队的厉害后,除了派遣武功高手偷袭,明教所占城池均是据守不出。

    虽然以靖朝军队的战力,攻城拔寨不是问题,但还是老话,如今的靖朝已经有了较大的伤亡,不再适合永无止境的攻城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双方接下来应该陷入僵持的时候,拥有现代人思维的朱御并不这么想。

    朱御先是派人沟通六大门派,让他们把外出征战的弟子召回,然后封山十年,不从者,杀!

    此令下达后,六大门派回其三,剩下三个没回来的是崆峒、武当和峨眉。

    对此情况,朱御带着伍公公和黄裳千里赶赴光明顶,随后其和张三丰在房间里密谈了一夜。

    这一夜二人谈了什么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但效果却是显著的。

    次日,武当归山!同时,张三丰随行带走的,还有他的徒孙,明教教主张无忌!

    张无忌一走,他的老婆,峨眉派掌门人周芷若也不想继续住在光明顶了,随后周芷若带领众多峨眉弟子归山。

    余下的崆峒派见事不好也想回山,但却晚了,依照朱御所想,武当和峨眉背后有张三丰罩着,我不敢动,区区一个崆峒也想翻天?

    至此,世间再无崆峒派!

    额外提一句,此番动手全部由锦衣卫执行,飞鱼服,绣春刀,第一次现世就震惊了天下人!

    说回正题,张无忌被张三丰强制带走,导致明教群龙无首,接连丢失了好几个城池。

    大多张无忌一系所属,见此情况,直接远遁千里,隐匿于世间,不再过问江湖事。

    而对反蒙一事早就心有不满的任我行,直接率众叛出明教,成立日月神教!

    在建教之初,任我行就直接言明,日月神教为江湖门派,凡插手朝堂之事者,死!

    在经过种种变故后,偌大的明教只余下了朱元璋一系的人,若此世界是个严谨的科技侧世界,凭着朱元璋的班底和明教的底蕴,一切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可惜,此世界不严谨!

    某月圆之夜,伍公公孤身独上光明顶,明教所属高层尽皆阵亡!

    后续随着切实的消息传出,蒙古境内各地的明教叛军,纷纷不战而降!

    但战火并为就此停歇,靖朝军队,人不下马,刀不离手,转头就和蒙古打了起来。

    蒙古余众虽已心有所料,但还是被靖朝的果断打的措手不及,只好坚守都城。

    蒙古都城是天下少有的几座巨城之一,以靖朝如今剩余的军队,虽说硬打也能打下来,但此战过后靖朝也会元气大伤。

    就在靖朝群臣和众多将领都愁眉不展之时,一直隐藏在幕后做情报工作的五大机构站了出来。

    历时三月有余,蒙古开城投降,在蒙古开城投降之时,城内已经断水断粮多日,且蒙古皇族和王族无一人存活!

    虽经此一役,五大机构也是伤亡惨重,但靖朝五大机构的威名也在蒙古投降之时,彻底立了起来!

    至此,除武朝外,整个中原大地,日照之处,皆为靖土!

    历时三年有余,席卷天下的大战,至此谢下了帷幕。

    余后三年,靖朝开始休养生息,各地蓬勃发展,一副盛世的景象,并且好事也不止这一个。

    朱御的后宫又给朱御诞下了两子三女,这其中唯一不开心的就只有江玉燕了,毕竟江玉燕跟随朱御的时间最长,也最受恩宠的,但她的肚子却至今都没有好消息传来。

    这让江玉燕在后宫,看谁都像在看生死仇人一样,吓的朱御不管干什么都得带着江玉燕,生怕她一犯病,把自己的后宫给屠了。

    此事也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好处是江玉燕非常自觉,让朱御每晚都能享受到双份的快乐。

    坏处则是,每回江玉燕都霸道的把精华留给自己,这也断绝了其他嫔妃诞下龙子的希望。

    后来经过多方请教,最后还是黄裳给出了答案,说是两人的武功都太高了,身体与常人有异,不容易诞下子嗣。

    大宗师的话让江玉燕彻底死了心,往后的每晚,江玉燕也不再霸道的独占,让整个后宫雨露均沾。

    时间就在这样欢快的日子里悄然流逝,直至一年后,郑和海外归来!

    其也没有辜负朱御的众望,回来的第一时间,郑和就向朱御呈上了世界地图,并告知了海外蛮族的生活状况,听的朱御大呼精彩。

    目前海外共分两个派别,一个是主科技侧的,一个是主武功侧的,主武功的那一方很有意思。

    不能真气外放的被统称为骑士,能真气外放的被叫做魔法师。

    此在朱御看来虽是个笑话,但这也侧面的表明了,目前海外没有严谨明确的武道分级。

    知晓了如今的海外发展,朱御也就不再关心了,可你不找事,事来找你,这就怨不得人了。

    原来海外有几大国颇具野心,秘密派遣船队顺着郑和的航线来到的中原大地,刚踏上陆地,几许蛮夷就被中原的繁华迷了双眼。

    看见什么都想要,看见什么都觉得是好东西,但他们却没有钱,这怎么办?蛮夷自有蛮夷的办法,抢!

    结果自是不必多说,海外蛮夷的船队,只有一艘逃了回去。

    海外蛮夷对靖朝造成的破坏不大,几乎没人当回事,但他却成功的唤起了朱御对前世历史课本的记忆。

    虽此海外非彼海外,但朱御这个前世的愤青,准备让整个世界都感受一下,来自愤青的怒火!

    可往往事不遂人愿,朱御的命令还没来得及下达,就收到了帝释天的传信。

    天门屠龙在既,欲借火麟剑一用,日后必有重谢!

    此话初听闻朱御就笑了,我稀罕你的重谢?龙元才是最主要的。

    当下朱御就把火麟剑交给了黄裳,并命其全权处理此事,朱御明言对此没有任何要求,唯一的一点就是要拿到龙元,越多越好,七个最好。

    同时朱御也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武朝地界,想要看看如今武朝的情况如何。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雄霸在知道了天下会还有这么多强敌后,励精图治,天下会愈发壮大,且和原著不同,雄霸没有使用暴力手段收服无双城,而是容忍了独孤一方这个掌控之外的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