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节 承压,敢于承压(第6500票加更!) (第2/3页)
块钱上下,三个月也差不多就是十四五万,……”
张建川摇了摇头,目光沉静,“正因为条件太优厚,我才感觉不太好。”
杨文俊一凛,“你觉得有诈?”
“项目没问题,公司没问题,换了是我,肯定会有更苛刻的条件,比如二十万,甚至三十万款项结账,要不就是半年一结,……”
张建川冷笑,“没理由对咱们就这么好。”
杨文俊迟疑,“是不是晏修义那边请托的领导分量很重?”
这一点也是张建川考虑过的,他摇了摇头:“或许有一些这方面的因素,但我还是觉得不踏实,但现在你要说有问题,又找不出来原因,合同一签,那就要如期送料,……”
按照合同商谈的约定,每十天送料中砂不得少于三百方,细沙不得少于二百方,豆石不得少于五百方,元石不得少于三百方。
这个量略微超出了当下沙场的产量,但是三千五百方是较为保守的产量,只要稍微延长一下生产时间,每月四千方没有太大问题。
杨文俊有些举棋不定了,“建川,那咱们到底签不签这份合同?”
张建川思考了一下,“签肯定要签,都到这个时候了,我们也没有退路了,但我们要做好应对更糟糕局面的准备。”
“什么局面?”杨文俊看着张建川脸色,试探性地问道:“是那方面……”
“不一定。”张建川也不确定,但他更倾向于可能是自己和晏修义探讨过的,“压款结账的问题,三个月我觉得有点儿太乐观了,弄不好会是半年,甚至一年,……”
一年?杨文俊倒吸一口凉气,“建川,合同可不是这么签的,说好三个月,……”
张建川反问:“如果对方不履约,或者以国家政策调控资金拨付不到位为由呢?怎么,你打算去打官司,上法院起诉五建司?”
杨文俊张口结舌,他还从来没有考虑过打官司这种事情,或者意识中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所以啊,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得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厂建筑队和东坝建筑公司的尾款想办法去结了,折就折点儿,需要怎么处理你自己看着办,……”
“另外白江建筑公司那边可以把价格压低一些,但是在结款问题上争取更好的条件,尽可能在这两三个月之内多收回一些资金回来,……”
张建川意味深长地道:“我们现在是私营企业了,一切要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账目一定要清,请会计出纳的花费该花就得要花,别在这上边吝啬,……”
三月份杨文俊就开始在跑注册私营企业的事情了,足足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而且还托了各种关系,最后总算是跑了下来。
青江建筑材料公司,张建川一度觉得自己这家公司会不会是安江县第一家私营企业,结果并不是。
褚家的褚氏家具厂才是第一家,其后还陆续有三家私营企业注册成立,青江建筑材料公司都只能排在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