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四节 第一小桶金到手(为迷失2099盟主加更!) (第2/3页)
期的宿舍楼,只等县里拨款过来,不怕这两家不就范。
价格是一方面,关键这两家还应该懂事才行。
不急,胡伦勇应该会懂事,至于张建川,或许他仗着马连贵那点儿关系,但肖绍宽其实和对方并没有太深的交情,所以蔡国培并不怵。
就算是肖绍宽打招呼,蔡国培也不一定就非要从命,建筑公司虽然是受镇工业公司管,但还是独立核算的企业,自主权还是很大的。
进入十月份之后,天气就开始变得凉快起来,随着中学校改扩建工程启动,整个沙场也开始全力运转起来,像周大娃他们也借助着好天气开始从早上七点过就开始劳作,一直要干到晚上八点过。
张建川也意识到这份钱不好挣,虽然每天每人平均下来都能拿到七八块钱的工资,折算下来都相当于自己当联防的三四倍收入了,但这是真的又苦又累又脏,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哪怕是每天有酒有肉管饱,但对于这些筛沙工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巨大的体能挑战。
他已经听说在下游已经有沙场开始用一种沙船来进行筛沙了,可以用电或者柴油作为动力,而且对地理位置的选择更多,一天出砂石的效率可以相当于现在七八个人的五到十倍,但是沙船价格不菲,最起码都需要三四万块钱的投入。
这对于现在的自己是不可承受的,同样晏修德恐怕也不会接受。
但从晏修德那边传来的消息,大件公路恐怕会在年后就要重新开始启动,尤其是整个安江段长达二十多公里,1986年到1987年已经建设了县城周围那一段,但是从怀亭——东坝这一段只是完成了征地,迟迟没有启动全面开建,现在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这意味着一旦启动,将需要海量的砂石,而且大件公路是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肯定有保障。
如果能够抓住这样一个时机,就可以让整个沙场进入全面发展的大好阶段,而且也可以规避在多招人超过七人的这一红线,到时候这些工人不需要采挖和粗筛,只需要劳动量小得多精筛和将砂石上车就行了。
这也让张建川颇为矛盾。
如果不上沙船,按照目前的规模,每月能出产的砂石数量大概就在四百来方就是极限了,也就是说产值大概五千来块钱,一年就是六万到七万之间,而且这还是要在十分顺利的情况下。
除开各种开销,沙场的毛利大概能在三万到四万之间,如果再把各种隐性支出和贷款利息刨除,估计盈利能在二万五到三万五之间,也就是说,自己可以分得一万二到一万七之间的分红。
即便是到年底,如果在理论上十分顺利结到所有款项,自己都能轻松将唐棠和单琳的钱还掉,还有一些收入。
不过见过一些世面的张建川已经有些不满足于现在这种状况了,因为他估算了一下如果能添置一台沙船,哪怕是小型沙船,产能最起码可以提升五倍以上。
哪怕是各种增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