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三九章 改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一五三九章 改变 (第1/3页)

    嘉靖的出关,当然是因为各种事情都算是尘埃落定了。

    在出动了甲士袭杀不成以后,清田查口的行动就已经成功了,谁都阻挡不住,反抗不了。

    再加上又有了胡宗宪被弹劾,并且把人押到了京城来,嘉靖也闭不住关了。得出来跟内阁的大臣们议议国事了……

    在过去的三个月的时间中,王言发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整个大兴辖区之内给彻底的清田查口了一遍,上到八十岁人瑞,下到才出生的婴儿,再到大户人家的佃户、奴仆,甚至是辖区内合法注册的道士、和尚,牙行里没有卖出去的奴隶等等,全都登记造册。

    在大兴衙门的户籍信息中,可以找到大兴辖区内的每一个人。在土地信息之中,可以找到大兴辖区内的每一亩地。

    王言直接发了告示,还让清田查口的人宣传,告诉百姓们,在大兴的地界上,禁止买卖土地。私下交易,全都是违法的,是要被官府处理的。同时还说了,今后大兴本地的杂税会逐渐削减,直至没有。甚至连田租,将来也要削减。

    毕竟在大明来说,田税实际上是三十税一,十税一可正经是重税了。但看起来是三十税一,实际上乱七八糟的税可一点儿不少,古代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而王言则是已经取消了相当一部分的大兴本地的杂税,只在田税上收,一来一去百姓实际上是减少了负担,让百姓赚的更多的。

    另一方面来说,百姓少缴的税也都在清洁费上翻倍的找回来了。同时百姓们还能参与到大兴的各项建设中去赚银子,日子比起以前不是好的一点半点。

    尤其是很多家里人丁多的而又没分家的,老父亲做家里的主,让家里出一两个人去工地干活赚钱,余下的人更多的负担农活,这样是什么都没耽搁,家族赚的银子还更多了。

    在这一点上,王言是下力气算了种地与工程的开支、收入,最终才定下的工价,使得在工地干活的收入稍稍的高于种地的所得,又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差距,让人们完全放弃了土地,维系住这个平衡。

    目前已经是到了六月份,土地早都已经耕种完毕,没有太多的农活。劳动力都到了各个工地上赚钱,甚至都是自带干粮。

    资源有限,王言没有管饭,不过发的银钱其实也覆盖了他们的吃喝,怎么都是赚。同时百姓们再去购买粮食,也算是一种消费了。

    东城范围内的粮商,早都被收拾服了。王言说什么粮价,就是什么粮价。当然这是在没有天灾人祸,导致本地粮食减产,粮价大幅上涨的时候。真到了那个时候,王言不杀人全家,说话都是不好使的。

    毕竟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就让人不想要命了,何况是翻了两倍、三倍呢……

    总而言之,从王言在嘉靖四十一年一月末上任大兴知县,到六月中的五个月时间,先后收清洁费、扫黑除恶、清田查口、大搞工程建设,如此一套流程下来以后,财政宽裕、田口大增、税收大涨、建设的也越来越好,大兴直接大治了。

    整个大兴在大跨步的前进,人们只要不是瞎子,都是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不同的。

    城外轰轰烈烈的各种工地不提,只说东城。

    街道更干净了,更平整了,破碎的石板全被换了新的,一些小的坑坑洼洼甚至是泥路的街巷,全都用石板混着水泥修了路。

    每日里的各种垃圾、污水,都有人专门来收。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建设起了公共的茅房,让人们出行在外方便上厕所,也解决一下生活中上厕所难的难题。

    街面上每天的人更多了,市场更加的热闹。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收上来的清洁费在逐步提高,充分说明了经济的繁荣。

    而清洁费提高的背后,自然是相关的各种产业所需要的人工的增多,赚到钱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整个京城的局面,都是在好转的,是肉眼可见的更有气象。

    这种事儿别人感触不深,除了王言就是嘉靖、吕芳、黄锦等人明白,现在的京城到了什么地步。

    这是王言告诉黄锦的,黄锦是厂工么,大事小情都要知道。王言就让他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