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经商之道 (第2/3页)
一面靠山,两面靠海,同时也是富江的入海口,所以被富江贯穿全城,因而有“三水一山之城”的说法,故而得名汕城,同时也造就了汕城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的优势。
所以,汕城的商业发展极高,可以说是冀州境内,除冀郡城之外最富饶的城市。
尽管如此,雪风城离汕城还是太远,若是倒卖货物的话,一来一回耗时太长,除非把根据地放在汕城,那还有一线希望。
可他们哪有钱在汕城置办地产啊?
这个开局,首先出生地就选的不好,和珅一时间也没什么法子。
彼此沉默了一会儿后,江鸿猛然反应过来,“现在不是讨论还钱的时候!眼下雪风城几乎没有收入,债主很可能趁这个机会上门讨债。所以我想和他商议一下,再宽限我们一段时间。”
和珅忽然眼前一亮,但不是想到了办法,而是看到了一条财路,“若我是债主,此时一定会上门讨债——这可是吞并土地的大好机会!”
江鸿看着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一脸无语,不自觉的伸手给了他一记头栗。
虽然和珅比江鸿大了几百年,但他此时的外表就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且还一副资本家的嘴脸,江鸿实在没忍住。
和珅倒也不恼,而是委屈的说,“我只是换位思考而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打我干嘛……”
这家伙,一看就是个滑头,江鸿开始理解为什么他能讨乾隆的欢心了。
八面玲珑的小白脸,哪个领导不喜欢?
“说回正题吧,如果你是债主,怎么才能说服你?”
这业务,和珅最熟,他立刻不假思索的说道,“用雪风城的土地来抵债,绝对是最划算的买卖!
就算不要雪风城,那山南四村肯定也能抵得上这500万两。从账本上能看出来,一个村一年缴纳的税收有五万两,按照五成的税制来计算,那一年的收入就是10万两!
四个村子加在一起,那就是一年40万两。若是交给我的话……一村种棉花,二村种茶叶,三村四村种小麦,再开个酒坊专门酿酒!
这样一来,一年收入100万两绝不是问题!五年就能回本,往后将全是利润!”
江鸿仿佛从和珅的眼睛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