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 (第2/3页)

大的广场,两侧旌旗招展,北面修筑了几间宫殿,最东方树立好了祭坛。

    祭坛下方的广场上铺着红地毯,羽林卫等部众迅速左右两侧站岗。

    但今日并不是祭祀时间,需要等数日后的黄道吉日。

    从今天开始,刘备就要住在山顶行宫当中,斋戒沐浴,持续时间为七日。

    七天时间里,他都要吃素食,每日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在祭坛处进行祷告,祈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云云。

    这段时间各公卿也皆要陪同,一直处于比较浓重的仪式当中,除了刘备和参与进来的人以外,对于其他人来说,就像坐牢一样折磨。

    但还是那句话,真没办法。

    很快七日过去,到一月二十八日,天气回暖,泰山阳光普照,山顶的雪也化得差不多,温暖如春。

    一大早,刘备就开始准备祭祀活动。

    像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本应该由太常来主持。

    但蔡邕年岁比较大了,奔波劳累不便,就由太常御王隆来代替主持仪式。

    随行官员皆跟着天子抵达祭坛,在休息了约一個多时辰,原定的良辰吉日到了之后,王隆一声吩咐,祭祀开始。

    早有准备的太常属吏便将三牲五谷六畜等祭品端上供桌,坟上香,然后宣告祭词。

    那供桌上不仅有皇天后土牌位,还有高祖世祖等历代皇帝灵位。

    刘备来到供桌前,三叩九拜,然后朗诵祷告文书。

    祭祀仪式持续了约一个多时辰,除了刘备作为天子祷告以外,还有丞相诵读祭文,然后要焚香、烧纸、祭五岳四渎以及八方神灵。

    等到下午的时候,仪式结束。

    按照原定行程,刘备会回青州一趟去看望他的母亲。

    实际上刘备的母亲还健在人事,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刘备称帝之后,本来应该把他的母亲接到宫中称为太后。

    但由于刘备发迹后,把幽州涿郡的宗族接到了青州,老人家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宗族,不想去洛阳。

    其次是老母亲体弱多病,当初来济南的时候视力就已经很差,要走到近前才能看清楚人。

    这个年纪的人活不了多久,好在有华佗帮忙疗养,延续了生命,这才一直健在。

    老太后自己不想走,再加上刘备也怕她旅途劳累出意外,因此就让她留在青州,算是在宗族当中安享晚年。

    这次回青州,刘备也打算回宗族住一段时间,陪一陪母亲。

    不过要走时刘备却改了主意。

    因为原定计划是刘关张陈下了泰山就各自离开,关羽张飞要准备去关中,陈暮回洛阳处理政务。

    收复西域的计划已经准备了半年,关张从泰山往关中去,是乘坐蒸汽轮船去。

    去了关中要十多天,到了关中后再整顿军务,开拔粮草,到西域的时间恐怕要数月,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所以必须立即就出发。

    而洛阳那边也不能耽搁,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因为国君要理政。

    刘备可以把政务交给陈暮,但不能两个人同时不在。

    如果大事上没人拍板拿主意,内阁那边有些事情也不好处理。

    因此在这里四兄弟要分开。

    可刘备舍不得,犹豫之后,决定在泰山行宫再留一晚上,四兄弟抵足而眠,叙谈心事。

    他们先是在泰山行宫里饮酒吃宵夜,聊着聊着,就喝了不少酒。

    等到午夜过了人定进入夜半初时,喝得醉醺醺的四人里面穿着丝绸衣,外面披了件棉大衣,摇摇晃晃地走出行宫。

    随行的许褚资历比较浅,也很年轻,今年才40岁,但因为讨伐袁绍、曹操、孙策等人立下不少功勋,如今已经升任为中坚将军,中将军衔,掌宫廷宿卫。

    见到四人出来,严肃而立的许褚立即悄悄跟上。虽说关张之勇,任何一个人都不在他之下,不过两位大将军都喝醉了酒,自然要谨慎行事。

    几个人都没有察觉到许褚跟随,从行宫里出来之后,也没有走多远,一个个勾肩搭背,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山顶靠东面的悬崖上。

    因为害怕他们失足跌落悬崖,许褚连忙加紧了脚步想跟过来。

    不过还没等他靠近,陈暮就已经提醒了三位兄长要注意安全,并没有靠近到悬崖边上,而是离了个四五丈远,然后就开始脱裤子。

    在一行侍卫惊诧的目光当中,天子,丞相,两位大将军非常不雅地野外放水,弄得众人只好连连后退,不去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