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十五章 持旗少年 (第1/3页)
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蕉叶纸,苏录的学习进度总算没耽误。
这天晚上,苏有才在纸上写下个大大的‘永’字,终于开始正式教他书法。
“‘永’字虽简,却涵盖了楷书所有笔画和架子。现在我便以‘永’字为例,授你正楷笔势。”说着他将永字拆开,一笔一划地写道:
“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
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
直笔为弩,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
学完永字八法之后,苏录便按照老爹的要求,先描红再临摹,细细揣摩,反复练习。
书法是个慢功夫,急不得。背书却是个急活计,慢不得。慢了就背不完了……都已经进九月了,他还没开始背最最重要的‘四书’呢。
原因无它,背完‘小四书’后,就没有便于背诵的四字韵文了。
《孝经》还好,只有短短一千八百字,主要内容是孔子与曾子的对话。众所周知,孔言孔语,简明优美,也很方便背诵。苏录半天就搞定了……
至于《孝经》的内容,到底是在洗脑还是禁锢人心,他根本不在意。把自己变成一台无情的考试机器,是考生最基本的修养。
就算上头说雪是黑的,炭是白的,只要考试会考,他也照背不误,绝无二话。
反正考完了就没用的东西,管他这那的了……
难背的是《小学》,这本书全是朱熹从现成文献中摘抄出来的。全书六卷共两万七千字,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
另有《嘉言》、《善行》两外篇,辑录了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两外篇足足两万七千字,占了整本书的大头。
好在《小学》是启蒙用的,内容不深,苏录大都能理解,只是有些字不认识,还有好些词句搞不懂,所以他还是得跟着老爹从头到尾学一遍……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苏有才教导他道:“鞶,蒲干切。此句出自《礼记》,意思是幼儿能够自己吃饭,要教他用右手。会说话了,就要教他们学习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给男孩子的荷包用皮革,女孩的荷包则用丝帛。”
苏录运笔如飞,快速记录着自己不懂的地方。该说不说,他现在写字的速度突飞猛进了。
但这样逐句讲解,速度就慢下来了,老父亲一晚上累个半死,也只能讲个三千字。
“这样下去得背到什么时候?”苏录不禁发愁。
“你就知足吧,原先《小学集注》也要背的,那个字数更多。”苏有才喝口蜂蜜水润润嗓子。
“为什么现在不背了?”苏录问道。
“因为做集注的陈选,在成化末年被太监诬告下狱而死,先帝昭告天下学校,停用了他的集注。虽然本朝给他平了反,但礼部也一直没有奏请,恢复使用陈选集注。”苏有才道:
“说白了,科举又不考《小学》,大家都想省点事儿。”
“这样想就对了。”苏录深以为然。
结果,一本《小学》他足足背了九天,而且是吃饭睡觉都在背,才把它啃下来。
最恐怖的是九月初三这天,苏录学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