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第2/2页)
这是为了纪念球王贝利在1961年的一场比赛中,从巴西队禁区,带球突破七名对方防守队员的层层阻截,闯入对方球门前,一脚劲射入网!
八年后,在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队同南斯拉夫队比赛时,贝利踢进了他参加比赛以来的第一千个球。
这在世界足球运动员中,是史无前例的记录。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体育场内的记念馆,看到当年贝利踢进第一千个球时,穿的那双足球鞋,在中场休息时戴着氧气面具,坐过的那把椅子。
贝利被称为球王,的确是巴西足球王国的无冕之王,从他身上反映出巴西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
我们驱车来到弗拉门戈俱乐部的培训基地,巴西人称之为“鹰窠”,以训练14岁至17岁的未成年的具有成才条件的足球苖子为主。
他们一般都来自贫困家庭,经过两三年的艰苦磨练后,都成为世界各国著名足球俱乐部竞相抢聘的天才球员,其中济科等超级球星就是在“鹰窠”里造就出来的。
一位教练说:“我们这里培训青少年踢足球,可不像你们法国等欧洲国家那样,有一套体系完整的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会踢球的巴西孩子太多了。他们十二岁左右就已经基础札实、技术娴熟。我们主要教孩了们在比赛中如何运用技术,掌握战术和学会战略思维等。”
我对青少年的足球培养一直很关注,更何况还兼任我父亲投资的法国当地华人学校的足球培训班的教练。
我这次有机会参观举世闻名的“球星搖篮”,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
“弗拉门戈俱乐部培训基地如何挑选小学员?”
“我们经常观看全国各地举行的中小学生足球比赛,甚至深入到大小城市的街道足球队,观察、了解小球员的天赋和才能,反复挑选与试训,真是万里挑一,大浪淘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