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中都风云聚 第 155 章 修剑亦是修心 (第2/3页)
万个秦人,毫无例外的都会回答是剑。
但他入微后期,竟然败给了一个用刀的年轻人。剑这么不中用吗?
就在何酋陷入迷茫之际。叶朔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却不知怎么开口。
世界就是这样,当有人钻进死胡同,或者没有顿悟的时候,你就算是苦口婆心,千言万语,又或者和对方唇枪舌战,争论的面红耳赤,也不能让人信服。
这些,叶朔在拒马小镇生活时多有感触。
拒马镇的孩童,也酷爱学武。所以那一带很流行武师。
有钱大户人家,都会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武馆。
有一农户,家境不好,但孩子天天吵闹着要学成厉害的武功,成为侠客。
父亲变卖了家里三头耕地的牛,讲孩子送进了武馆。
孩子心愿达成,原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
结果不久后,那孩子,嫌弃每天父亲接送他的驴车太破,别的孩童都是坐轿来武馆学习。
父亲没有怨言,为了防止自己孩子被同龄人看到嘲笑,他每次都讲驴车远远的停在武馆背后的巷子里。
但孩子依旧不满意,八岁的他宁愿五里山路也不肯上父亲的驴车。
他不知道,为了送他来武馆,父亲变卖了耕地的牛。每到春耕,都是用锄头一点点刨。
为了赶上季节,别人的田地已经放了水,而他的地,还没开垦完,往往要劳作到子时。
他不知道驴车给孩子丢人吗?当然知道,他只想让孩子少走几里路。
渐渐的孩子长大了,他越发厌恶自己父亲的贫穷。因为他没有武道根骨,更憎恨父亲的血脉。
二十岁,亲朋好友都苦口婆心的劝他,他不顾邻居的谆谆教诲,将老父亲赶出家门。
三十岁,独自住在山上的父亲,渐渐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靠村民和乡亲救济。
四十岁,他将双腿行动不便的老父亲,接回了家,跪在父亲面前,热泪盈眶的喊了多年不曾喊的爹。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
如同此刻的何酋,有些事不亲自经历,任凭旁人再怎么说,都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何酋呆在原地好一会儿,缓缓转身,拿起自己的剑。
为什么仅仅是遗忘自己的剑,又会来拿起自己的剑,这个决定让他犹豫这么久?
真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其实不然。
当戒疤男子说出你忘了自己的剑的时候,其实深层次的意思是,你败给我一次,都已经不相信自己的剑了,有何脸面在我面前无能狂怒。
何酋若是不转身拿自己的剑,是不承认失败的懦夫,他转身拿自己的剑,则是承认自己是失败的懦夫。
两者看似区别不大,但对自己的内心来说可谓天差地别。
他想赢,所以怕输。
让一个骨子里骄傲的人,再次面对自己的失败,就像一个浑身是伤的人,再伤口,即将愈合之际,强行揭开伤疤。是极其痛苦的。
何酋走了,叶朔没走。戒疤男子也很高兴叶朔没走。
因为对他来书,这是他的猎物。也是他今晚来此的目的。
看着满桌狼藉,叶朔抱着自己的剑,尽量远离桌面。
戒疤男子换了个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