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79章 燃油车也不能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79章 燃油车也不能丢 (第2/3页)

娜擦了擦手上的油污,手机屏幕上正跳出全球发动机出货量报表:累计突破3亿台,市场占有率67%。

    “欧盟的碳排放法案又加了条尾巴。”

    她把报表转给叶雨泽,“要求2026年起,所有燃油发动机必须加装碳捕捉装置,否则禁止入关。”

    屏幕上,德国汽车协会的声明赫然在目,字里行间都是对战士发动机的针对——

    毕竟欧洲车企的发动机故障率是战士的三倍,唯有靠法规筑起壁垒。

    伊万突然拍了下大腿,把一张图纸拍在引擎盖上:

    “让他们加!我们的‘蓝鲸’发动机本来就预留了改装位。”

    图纸上,新型燃油发动机的剖面图里,碳捕捉模块像肺叶般贴合在排气系统旁。

    “油耗降15%,马力提20%,再加装这个,排放比他们的电动车充电时的火电还干净。”

    正说着,叶风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背景是众议院的辩论厅。

    他手里捏着一份文件,声音压得很低:

    “壳牌联合埃克森美孚,买通了十七个议员,准备提案对战士发动机加征300%关税。”

    镜头扫过旁听席,苏西正坐在共和党议员中间,悄悄比了个“三”的手势——那是她和叶风约定的信号,代表有三位关键议员可以争取。

    “告诉苏西,把俄亥俄州的农机协会数据发过去。”

    叶雨泽忽然开口,“那里90%的拖拉机用的是我们的发动机,要是加税,秋收时他们得停摆半个月。”

    叶风眼睛一亮,他知道父亲说的是实话——去年俄亥俄州遭遇飓风,正是战士发动机的防水性能,让农机在积水中坚持抢收,保住了全州三成的玉米。

    挂了电话,王丽娜的手机响了,是巴西经销商发来的视频。

    里约的贫民窟里,一辆战士皮卡正顶着暴雨爬坡,引擎轰鸣沉稳得像擂鼓。

    “这是五年前卖出去的‘老黄牛’,跑了八十万公里,发动机没动过一个螺丝。”

    她笑着点开另一段视频,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人正用战士发动机改装的抽油机工作。

    “他们说,战士发动机比骆驼还耐渴,在撒哈拉连续运转七十二小时不用加水。”

    伊万忽然哼起了俄语老歌,手里的铅笔在图纸上飞快游走。

    他算出新发动机的热效率能突破48%,这意味着一台重型卡车每年能省下两吨柴油。

    “那些欧洲人忘了,”他抬头时眼里闪着光:

    “十年前他们禁用我们的高压共轨技术,结果我们搞出了双喷射系统,现在他们的豪华车都在偷偷仿造。”

    深夜的研发中心,灯火比星星还密。王丽娜的团队在测试碳捕捉模块的耐腐蚀性,伊万带着徒弟调试发动机的低温启动程序——

    他们要确保这台机器能在西伯利亚的零下五十度里,像在军垦城的暖阳里一样可靠。

    车间里,第一台“蓝鲸”原型机正在试运行,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过过滤,竟能看见凝结的水珠,滴在检测纸上,pH值显示为中性。

    叶风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俄亥俄州的议员们集体提交了反对提案,理由是“损害农民利益”。

    苏西则在共和党内部放出消息,称加征关税会让美国本土的发动机维修厂倒闭——

    毕竟全美70%的发动机维修技师,学的都是战士发动机的构造。

    “那些资本大佬忘了,”叶风在视频里笑得轻松,

    “他们的加油站、维修店、零件厂,早就和我们绑在一起了。”

    一周后,欧盟的碳排放法案修正案通过,但特意加了条补充条款:

    “采用自主研发碳捕捉技术的发动机可豁免检测”。

    德国汽车协会的会长在记者会上支支吾吾,没人知道他前一天收到了多少封来自车企的抗议邮件——

    那些车企的生产线,早就适配了战士发动机的安装尺寸。

    军垦城的晨光里,“蓝鲸”发动机被装在一辆半挂车上,准备送往阿根廷的农场。

    叶雨泽摸着冰凉的缸体,忽然想起叶风小时候问他:

    “为什么我们非要做发动机?”

    那时他指着棉田里的拖拉机说:“机器和人一样,得有颗强韧的心脏,才能扛住风雨。”

    远处的公路上,新能源车队与燃油卡车并排行驶,阳光透过光伏板,在“蓝鲸”发动机的外壳上折射出流动的光斑。

    王丽娜看着仪表盘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