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78章 用对比打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078章 用对比打脸 (第3/3页)

 CNN的镜头对准他胸前的氢能车徽章,追问:“有消息说米国商务部将把战士集团列入‘实体清单’,您怎么看?”

    叶风侧身避开镜头,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抗议人群——那些人举着“保卫能源主权”的标语,却不知道标语所用的塑料布,原料正是沙特阿美的原油。

    “实体清单拦得住零件,拦不住技术!”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去年我们在墨西哥建厂时,当地工人用拖拉机改装的储氢罐,比实验室的模型还耐用——真正的创新,永远在土地上,不在清单上。”

    军垦城的研发中心里,王丽娜正盯着屏幕上的电池测试数据。

    欧盟突然宣布将电动车的碳排放标准提高30%,这意味着“闪电七号”如果不升级电池,将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德国大众刚才发来邮件,说愿意共享固态电池专利,条件是我们放弃在慕尼黑建厂。”

    王楠楠把一份协议拍在桌上,“他们算准了我们的生产线改造至少需要六个月。”

    王丽娜忽然笑了,点开伊万发来的视频。

    蒙古草原上,牧民正用“双能车”的储氢罐给电动车充电,两种能源在雪地里完成了一次完美切换。

    “告诉大众,我们的可拆卸电池模块已经通过欧盟认证。”

    她指着屏幕上跳动的续航曲线,“从明天起,‘闪电七号’和‘双能车’的能源系统全面兼容——他们想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就给他们搭座桥。”

    伊万的团队此时正忙着调试新的氢燃料阀。

    博世集团突然宣布停止供应核心密封圈,理由是“技术升级”。

    “看他们这招多阴?”伊万用镊子夹起一个自制的密封圈,橡胶表面泛着金属光泽。

    “这是用蒙古国的天然橡胶加碳纤维做的,耐温范围比博世的宽20℃,成本还低一半——”

    “昨天阿古拉从草原带来的配方,牧民说这玩意儿捆羊毛用了三代人,比任何专利都靠谱。”

    卡塔尔的沙漠里,阿勒萨尼正指挥工人给“双能车”加装钻井设备。

    三百辆车已经在油田跑了半年,车尾部的水循环系统不仅解决了钻井队的用水问题,还在沙丘上浇出了一片绿洲。

    “米国的雪佛龙刚才来谈合作,说愿意用伊拉克的油田开采权换技术。”

    他对着卫星电话大笑:“我告诉他们,军垦城的工程师说了,真正的能源自由,不是挖多少油,是能让每滴水都派上用场。”

    深夜的军垦城,叶雨泽收到杨革勇从非洲发来的照片:

    光伏制氢基地的工地上,黑皮肤的工人正和中国工程师一起组装储氢罐,旁边的黑板上写着一行中文:

    “氢能不分国界,技术服务人民。”

    “壳牌的人又来了,”杨革勇的语音带着风沙的沙哑。

    “说要投资我们的光伏项目,条件是优先供应欧洲——我让他们去问当地的农民,同意不同意。”

    第二天清晨,李林东拿着一份紧急文件冲进办公室:

    “欧盟突然宣布对中国氢能设备发起反倾销调查,税率可能高达45%。”

    “但施耐德刚才偷偷打来电话,”他压低声音:

    “说博世的生产线根本跟不上全球订单,他们愿意把德国的旧厂房低价租给我们——这是想阳奉阴违啊。”

    叶雨泽翻开文件,里面夹着一张欧洲地图,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的工业区。

    “让伊万把氢燃料阀的生产图纸整理出来。”

    他忽然起身,“告诉施耐德,我们可以合作,但专利必须共享——要让他们明白,在沙漠里炼出来的技术,不是谁能垄断的。”

    此时的华盛顿,叶风正和加州州长签署合作协议。他们计划在旧金山湾区建设一百座加氢站,用光伏板供电,储氢罐则用蒙古国的稀土材料制造。

    “米国能源部刚才发来消息,说愿意提供补贴。”

    州长的手指划过协议上的条款:

    “前提是技术必须在本土生产——那些石油州的议员,终于松口了。”

    叶风看着窗外飘扬的彩虹旗,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

    “对抗不如共生,就像光伏板和棉田,少了谁都长不出庄稼。”

    他拿起手机,给军垦城发了条消息:

    “把‘双能车’的北美版设计图发过来,加个牛仔们喜欢的货箱——让他们看看,氢能车不仅能在沙漠跑,也能在得州的牧场撒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