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7章 这也配叫壁垒 (第2/3页)
动了一下,镜头里闯进几个举着标语的抗议者,红色的横幅上写着“保护本土产业”。
“得州的石油大亨们雇了游说集团。”
叶风的声音被人群的喧哗淹没,“他们在国会山散布谣言,说我们的氢燃料车会导致加油站倒闭,让百万工人失业。”
叶雨泽看着窗外飘雪的棉田,忽然想起春天时,那些在雪地里装草料的牧民。
“让杨革勇把非洲的光伏制氢基地视频发过来。”
他轻声说:“告诉那些议员,当肯尼亚的农民能用氢能车运输咖啡豆,当得州的油田工人转行维护加氢站,他们就会明白,能源革命不是失业,是换一种方式生活。”
第二天清晨,军垦城的机场迎来了特殊的客人。
国际能源署的核查组带着设备走进光伏产业园,为首的核查员盯着中控室的屏幕,上面显示着每块光伏板的发电数据,精确到千瓦时。
“我们需要核实每一笔政府补贴的流向。”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慢。
李林东递过去一本厚厚的台账,里面贴着光伏板的采购发票、牧民的用工记录,甚至还有棉田的灌溉用水量。
“从2018年到现在,我们在治沙上花了十七亿。”
他翻开最后一页,上面是联合国颁发的“地球卫士奖”证书。
“这些钱,没有一分来自政府补贴,是卖车的利润反哺的。当你们的企业在讨论如何分红时,我们的钱,正变成沙漠里的草方格。”
核查组离开时,军垦城的雪停了。
一群孩子正在加氢站旁边堆雪人,他们把“双能车”排出的水冻成冰块,嵌在雪人脸上当眼睛。
叶雨泽看着这一幕,忽然收到叶风发来的消息:
未来进步党联合民主党,在众议院通过了《氢能基础设施法案》,拨款五百亿美元建设加氢站。
“他们以为能困住我们?”
叶雨泽把消息转给伊万,屏幕上,伊万团队正在测试新的燃料阀,压力计指向30兆帕,零件却稳如磐石。
“可忘了,当一种技术能让沙漠长出草,让牧民笑出声,它就再也挡不住了。”
傍晚时分,卡塔尔的阿勒萨尼发来视频,他站在改装后的“双能车”旁,车身上加装的沙尘暴过滤器正在运转,把黄色的沙粒挡在外面。
“三百辆车已经投入使用,”他指着远处的钻井平台:
“储氢罐的抗冲击性能比预期好30%,你们的工程师发明的水循环系统,让钻井队再也不用拉着水罐跑了。”
视频里突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施耐德正举着合同,在钻井平台下等着阿勒萨尼签字。
“博世愿意降价50%供应燃料阀,”阿勒萨尼的笑声带着风沙的粗糙:
“我说不必了,军垦城的小伙子们,已经把技术送到了。”
夜幕降临时,王丽娜的团队传来好消息:
“闪电七号”的可拆卸电池模块通过了北极圈测试,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里,续航依旧保持在580公里。
“德国大众刚才来电话,想引进这套技术。”
王楠楠的声音透着兴奋:“他们说,这才是真正能在欧洲冬天跑起来的电动车。”
叶雨泽站在办公楼顶层,看着军垦城的灯光次第亮起。
光伏产业园的蓝光、棉田的白雪、加氢站的暖黄,在雪地里交织成一片温柔的光晕。
远处的公路上,一辆“双能车”正拖着满载的棉籽往加工厂赶,车辙里的融水映着星光,像一条流淌的银河。
叶风的消息再次弹出,是一张照片,国会山的草坪上,未来进步党的议员们正和环保组织一起,组装着一辆氢能车。
车身上写着一行字:“能源没有国界,但未来有选择。”
“刚收到米国能源部的邮件。”
叶风的文字带着笑意,“他们撤回了337调查,说要派代表团来军垦城考察。”
叶雨泽忽然想起白天核查组离开时的表情,那些紧绷的嘴角,在看到牧民给“双能车”喂草料时,悄悄柔和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