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一回 巧变诡道天机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一回 巧变诡道天机算 (第3/3页)

起调令。而那先前被斩下的两颗血淋淋的头颅还摆在帐前,刘辩就好似没事人一般,只是众将官望见此幕,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且看那刘辩扯开嗓子朗声对众人说道:“诸位,经哨骑查探,如今那江南乱军已然与元海府合兵一处,想要抵抗我大卫的铁蹄,此举无非是白日做梦,自取灭亡!俱查探,那元海府中,现有乱军及督府军共计两万余人,虽人数众多,但却是一群乌合之众,苍蝇蝼蚁,毫无用处!等到我大军到时,必会叫他们在我们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前人有兵法所云,凡攻坚夺城者,须得数倍兵力于守方,否则,城围而不能下。我以为,这些都是瞎胡扯!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今日我等兵力虽不如其,但比起那些乌合之众,草头百姓,我等俱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悍勇精兵,只消稍用计策,必能大破之!而本座已有决断,请诸位静听——”

    《孙子兵法》中曾说,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而这刘辩自幼熟读兵法,偏偏不喜按兵法常规行事,换做他人,必然知晓“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的道理,审时度势,知晓这仗自己乃是骑兵攻城,无有多少攻城器械,马匹更是上不了城楼,人马又略少于那元海府城中的守军,本不可以打。但这刘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走寻常路。

    又所谓“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又或是“善用兵者,避其锐气而击其惰归”,亦或是“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反之亦然。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诸多道理。刘辩不是不知,正因为他太明白,故而才会领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之道理。有些时候,出其不意的布局,出现在敌人最没有想到,最没有防备的地方,用敌人最没想到的方法,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刘辩便是善用奇招,而不喜稳扎稳打,此举虽能一时占得便宜,只怕却不能常见。但刘辩却依旧我行我素,他吩咐留下五百士兵,昼夜交替,时刻不停的修筑营寨,将营寨修缮的极为宽敞,且多立旗帜,甚至扎成草人立在那哨塔之上,一来是吸引那姜国哨骑的注意力,二来也是混淆视听,叫其不知卫国骑兵究竟有多少人马。而除此之外,刘辩还将剩下的人马分为十余批次,每一批不过千八百人,皆口衔叶马衔枚,趁着夜色,小心翼翼的分批扯出这刚刚筑好,还在修缮扩建之中的大寨,一直后撤数十里,才重新上马,分批从不同方向向元海府进发,且多隐藏于山林之间,目的便是出其不意的逼近那元海府。

    仅凭刘辩手上这些许兵力,想要围城自然是不切实际,故而他便想要用计,将尹温烈等人引出元海府城,再以自己凶悍的骑兵横扫义军,使其覆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