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2章 舜帝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462章 舜帝陵 (第3/3页)

,得盘古君、苍梧君、僬侥君袭伐其背,帝丹朱葬于九嶷山之阴。舜帝乃与三部共誓约为盟,后舜帝为夏禹所破,乃南巡狩,半道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之阳。焦侥君为陵,苍梧君为祭,盘古君为守……”向下已经为石幔覆盖,难以辨认。

    周饶道:“焦侥国史书记载: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日九疑山。大舜其阳,商均葬其阴。这样相互佐证,看来属实。我们僬侥祖先竟是真的筑造华夏先祖之陵墓。”

    妙虹道:“女书是上古秘文,其记载自然可信。只是奇怪的是丹朱葬于九嶷,为何八十岁的舜帝年老病重,却千里迢迢南巡至此?更为可疑的是葬于这九嶷山?”

    周饶道:“我僬侥过所载:舜帝时,姒鲧治水无功,共工淫乱舞辟,三苗好逸恶劳,驩兜不尊王命,而罪称之为梼杌、穷奇、饕餮、浑沌,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威服。驩兜部落辗转于岭南,辗转番禺立国,是为驩兜古国。三苗部落迁徙于阳山岭,是为阳禹国。盘古国、苍梧国、桂国监督牵制驩兜和阳禹国。古国夏禹姒文命治水成功而得诸多部落拥护,由是驱逐舜帝。”

    邬子虚道:“这样推测,舜帝南巡当时投奔苍梧、盘古、僬侥、桂国的联盟,却不幸驾崩于此。苍梧族坚守萌渚岭是为舜帝守陵,阳禹国占此处,只知蜃气洞之重要,却不知缘由,因此立下姑婆不得出半洞居的规矩。”

    周绕道:“帝陵不可扰,但是根据僬侥人的传统,必有两条墓道逃生。咱们寻离位墓道出去即可。”

    众人自舜帝陵逃生墓道来到地表,竟是萌渚水源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