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4章 过楼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4章 过楼兰 (第2/3页)

火而振之、皓然凝乎雪。

    粟特人也是吐火罗人,双方自然有亲近感。康米卢取出一件红绿半袖华彩绮衣,一条七彩织锦护臂,都是来自中原上佳的丝绸,康米卢道:“匈奴的税越来越重,我们难以得到华夏的货物了。这些赠送城主大人。”

    黎长安向往华夏文华,熟读《诗经》、《左转》,对中原的货物十分喜爱。还曾到达长安,名字也改作黎长安。

    他叹口气道:“如今僮仆都尉四处催马畜旃(毡)罽。搅和得楼兰也不不安宁。诸位过沙阴地,沿着且末河南下吧!西域南路小国只是纳贡,却无匈奴驻兵,安宁多了。”

    沙阴地是注宾河上游和且末河下游支流汇聚而成的沼泽地,不缺水源,行进顺利,在沿着且末河西南而下。一日后抵达且末城,这是西域南道第一个农业国都。西域南路以昆仑山为界,分为北麓农业国和南麓游牧国。南麓且末、精绝、扜弥、于阗、皮山、莎车皆农业之国,位于丝绸南路要冲,大多为塞人之国。

    中土春秋时,塞种人遍布天山南北、葱岭东西,人口百万,胜兵二十万。但是塞人部落分散,塞王不能强有力控制各部族。伊犁河谷的塞王生存环境优越,水草丰茂,五十万口部族生存悠闲,胜兵二十万。不料月氏人被匈奴所迫,时四十万月氏人西迁,甲兵十万,竟如同狼入羊群,塞王惨败,遗留的塞人投靠大月氏,后来融入乌孙。一部南下先后建立了乌弋山离和罽宾,一部在葱岭北建立了大宛、捐毒、休循,一部沿着昆仑山进发,沿途建立了疏勒、于阗、扜弥、皮山、精绝、且末等国。

    且末如同西域南路其它邦国一样,常年无雨,且末河是唯一水源,居民决水中麦,也种植葡萄瓜果。农民耒耜而田,没有中原的精耕细作,难以养活太多人口。且末城只有户二百三十,口一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