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 恒山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七章 恒山派 (第2/3页)

“这分明是疏通经脉、修炼内功的法门。”

    张郁青道:“晚辈也不明所以。这书中讲一段善恶之论的经文,便插一段此类文字。我读来也头疼不已。云梦山天机老人和鹿邑太清宫太乙真人说是《天地阴阳大悲赋》。”

    凌波子乃请教晓风真人。

    啸风真人道:“我亦听闻《天地阴阳赋》的旧事。这是吐火罗文字,应是吐火罗人觅难天将中土武学经典记载在这本医书之上空白之处。这书中所讲武功深奥异常,你小子独自参悟其中道理,实在危险至极。幸亏你心思淳朴,不至于走火入魔。”

    张郁青道:“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通。小子不明其中奥妙,还请真人为我讲解书中奥妙。”

    啸风真人一边翻看说道:“此书博大精深,这乾坤交泰篇于修复内功也颇有益处。”

    自此啸风真人根据《御尽万法智源经》指点张郁青的武功,不觉时光飞度,闲时则阿陪箩看云阁虹桥,观虎口悬松,听断崖啼鸟,望危岩夕照,赏紫峪云花,石洞流云,可谓不亦乐乎。

    恒山西衔雁门,东延燕云,位处雁门郡和代郡之间。恒山以西偏关、管涔山、宁武关、雁门山、夏屋山、恒山形成了晋地屏障。恒山以东则是燕国上谷郡,有军都陉、蒲阴陉、居庸关等关隘,在桑乾河、于延水广设烽燧。

    恒山其西岭为夏屋山、勾注山。勾注山因神雁驻足,而又名雁门山,自古未戎狄与诸夏得分隔岭。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隘十八口,东部夏屋山与恒山一线是为水峪口、胡峪口、茹越口、大石口、北楼口,恒山南麓灵丘与卤城之间有团城口、平型口。雁门关以西至宁武关,为水芹口、太和口、吊桥口、庙岭口、石匣口、轩岗口、阳武口。

    雁门关外时发源于马邑得冶水河谷,冶水也称浴水、漯水、溹涫水。在祁夷水交汇处以下的河段,因每年桑葚成熟季节而河水干涸,又称桑乾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