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初临九州 第八章 孤篇压全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初临九州 第八章 孤篇压全州 (第2/3页)



    苏秦并没有注意到是,秦梦玥的脸上一闪而过的挣扎和犹豫。

    青州诗词大会评判处

    这日的评委由孙博,周庆之,田有志三人组成。三人都是青州享有盛名的学者,在诗词一道颇有造诣。

    周庆之随手一份投稿扔到一旁道:“都是些俗不可耐的陈词滥调,无病呻吟,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投稿,今日恐怕没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佳作了。”

    孙博和田有志也都点点头表示同意,田有志摸了摸胡须无奈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怎么了,都不肯在诗词上下功夫吗?”

    孙博也苦笑道:“今年我们青州的形式真的不容乐观啊,听说徐州,梁州那边都出了几个很不错的苗子。”

    周庆之又拿起一张投稿,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随后眼神一凝,又认真地读了两遍,然后猛地站了起来,大声道:“你们快来看看这篇诗!”

    孙博和田有志对视一眼,走向了周庆之。田有志看着投稿,低声读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一首诗读罢,田有志惊喜地说道:“好诗啊,写的太好了,诗中的意味发人深省,没想到现在能有年轻人写出这样的诗句,一定的有着自己特殊经历和阅历。”

    周庆之听闻此言,连连点头,同样对这首诗赞不绝口。

    两人见孙博没有开口,便疑惑地看向了孙博。另两人目瞪口呆地是,孙博竟然双眼含泪,怔怔地看着纸上的诗。

    周庆之一脸古怪,“老孙,不至于吧。虽然说我们青州终于出了一篇极为出色的好诗,是该高兴,但你也不至于激动到落泪的地步吧。”

    孙博一把擦去眼中的眼泪,“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珍惜眼前人。不瞒二位,我一直心仪于飞虹院的小翠,但是奈何家有悍妻,一直不敢和妻子说明此事,可怜我和小翠两情相悦,却不能名正言顺。”

    孙博眼中露出了一抹坚定,边跑边说道:“我这去和妻子说,我要纳小翠为妾!没有人可以阻止我!我今日就要去飞虹院给小翠赎身!”

    周庆之和田有志目瞪口呆地看着跑出去的孙博,许久二人才缓过神来。田有志摸着胡须道:“孙兄今日能看透也是一件好事,没想到这首诗竟然还意外促成了一对有情人,倒也是一桩佳话了。”

    田有志想了一下,开口问道:“对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的先生又是哪位,我倒是想知道我们青州,是谁能教出这么有水平的好苗子。我和他相比,差之远矣,我可教不出这种水平的学生。”

    周庆之看向手中的投稿,随后一愣,神情奇怪地看着田有志道:“是苏秦。”

    田有志也是一愣,“苏秦?怎么和我们苏州牧家的公子同名同姓?这倒是巧了。”

    周庆之摇摇头,开口说道:“不是同名同姓,就是那个苏大公子,作品后还特地写上了苏秦的身份。”

    田有志和周庆之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心中的想法。从来没听说过苏大公子有这样的水平啊,如果苏秦真有这样的大才,为何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难道,这首诗是找人代笔的?但是苏秦的身份摆在那,两人都没有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因为如果是代笔的,到了要现场作诗的时候岂不是会原形毕露,难以收场?不会,苏家不会做出这种有辱名声的蠢事。

    周庆之带着猜测的口吻的说道:“严学士的学识之渊博,无人不知,苏秦是他的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佳作,倒也不意外。”

    田有志也附和道:“不错,苏秦作为他的学生,能写出佳作,倒是也说得过去。这篇作品可以说是这些天来所有投稿的作品中最为出彩的一篇,可以说和这篇诗放在一起,之前选出的那些作品,都黯然失色了。”

    周庆之喃喃道:“孤篇压全州,当真了不起。”

    两人立刻叫来了其他几个评委,其中就有苏秦的先生,严志文。

    一群头发斑白的老头围在一起,盯着桌子上的诗,过了许久,才有人开口道:“排在首位,名副其实。”

    其他评委也都纷纷称赞,然后笑着对严志文说道:“严老当真是深藏不露,教出了苏秦这样出色的学生,居然一直隐瞒着,怎么,是想给我几个一个惊喜不成?”

    严志文表面上一副处之泰然,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心里也是有些疑惑,之前在课堂上也没见苏秦有什么出彩的表现啊,难道之前他一直都在藏拙,就等着一鸣惊人?

    虽说只是从投稿的作品中选出五十篇来,但是这五十篇作品,同样是要分出一个高低来的,因此有一个公示的排名表。

    第二日,先是有一个人发现排在首位的诗出现了变化,立刻惊呼道:“又有新的佳作出现了,这首《金缕衣》,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

    一听到这声惊呼,周围的人立马都围了过来,抬头看着公示的排名表。

    看着公示的诗句,大家都在心里读了起来。然后现场都沉默了,忍不住细细品味着这首被排在第一位置的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