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二叔的礼物 (第2/3页)
接口。”
我摇摇头长叹一口气:“你误会密码学了,它不是刑侦学、摸骨学、算命学。搞密码就像账房先生一样,玩弄一些符号数字排列,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破解出隐藏的信息。我们现在就是找不到可以应用密码学的地方。现在手上就这一句咒语,也分不清是已经破译待用的密码,还是等待破译的一段信息。”
父亲留下的个人用品已经不多,按照家乡风俗,他的衣物等贴身用品都在出殡时烧了,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我又翻了一遍,还是什么也没找到。
姜荷说:“既然陷入困境就不要继续了,现在也不是急需破解,也许留给你这个笔记本是其他用途呢,到时候可能自然就知道了。”
我只好说:“我爸当时也是这么说,那就等吧。”
姜荷说:“问问施廷有没有什么头绪,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先跑一趟新疆。”
我发了微信给施廷,他没好气地回我:“你当我是神仙,这才过了多久?”
我想起二叔前两天让我没事过去转转,如果去新疆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不能总是无端消失,于是我打了一个电话,和二叔约好了下午到他厂里。
二叔楼安邦比我父亲小两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到现在跌打滚爬三十多年也算是小有成就。
八十年代在闽南所谓的创业无外乎依托海外关系办厂代加工或者走私。二叔选择了来钱最快的方式,于是前后进去蹲了两次牢。反正是跌打滚爬攒够资金后来就开始搞来料加工,依托侨乡的便利,做一些东南亚的文具生产。经历了几轮的商海洗牌,从代加工到自创品牌,然后拓展业务到体育用品,二叔在业内渐渐打开了局面,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
二叔的工厂在岛外的工业区,我开车将近一小时才到。一进工厂大门,就看到二叔带着几个人,在院子里比比划划,看到我车后他把那些人遣散,慢慢走了过来。
我和姜荷下车迎了上去,他看到我的光头一愣看到姜荷又一愣,问我:“女朋友?”我点点头不置可否,二叔拍着我肩膀笑起来,姜荷很乖巧地叫二叔。
二叔手一挥,把我带到刚才他站的地方,指着正对着大门的一块空地说:“我这次去广州开订货会,住在华师大的酒店里受到了启发,人家在大堂里立了孔子在内的一个三人像,感觉特别有文化,我也想在这立一个,作为企业文化的标杆。”
二叔去年参加了一个什么研讨会后,对建立企业文化就开始特别上心,也出于对我的扶持,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先后拿出过几套方案,他选中了最高大上的方案,也就是尽量把他的企业搞得向央企看齐。
一直到父亲生病前,我确实也下了不少功夫帮他包装,反正二叔永远也不会明白一个企业真的形成文化未必是好事,我想他也没真的想搞出什么文化,于是就顺着他的意思,帮他掩盖草莽出身的尴尬。
想起江臣公司大门口的立柱,我马上赞同了二叔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