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沧海一声笑 第六十二章 书生意气今何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 沧海一声笑 第六十二章 书生意气今何在? (第2/3页)

笔。

    六月初五子时,北蒙中军大营里依旧点着烛光,扎和坐在兽皮座位上凝视着眼前的沙图,连日来西凉军的顽强再一次刷新了他的认知,他从探子那里已经得知了宇文朔等人聚齐在张掖的消息,他自然也明白了为何这几天西凉军的士气会突然大涨。

    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脸上画着五彩的条纹线条,与身上的袍子相得益彰,一顶用羽毛编织而成的头饰在黑夜中同样耀眼,正是北蒙武道第一人,太阳汗颂赞。

    “可汗在想什么,似乎对战局很是担忧”一直闭目打坐的颂赞突然开口,倒是让扎和吃了一惊,因为天气逐渐炎热,扎和此刻赤裸上身,露出惊人的肌肉,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萨满您是智者,您应该知道如果还攻不下张掖对我们并不是什么好事”扎和点头阐述着自己的担忧,长途作战和物资不足让北蒙人必须速战速决。

    “可汗您觉得张掖的守军和上次敦煌的守军有何不同”?颂赞睁开那双清澈的眼睛问道。

    扎和起身踱步一会道:“张掖的守军更加顽强,在敦煌时西凉军士气低迷群龙无首,如今却士气高涨好似破釜沉舟一般,更要紧的是还有那些凉州百姓和江湖人士的帮忙;在敦煌的时候他们看到前面士兵倒地会产生撤退的念头,可在这里一个西凉军倒下,还有好几人凉州人顶上,一个个都不怕死一样,头破血流没了武器拿嘴咬的凉州人我都看到了,萨满你说他们真的不怕死吗”?

    颂赞看了看扎和轻声道:“南人有句话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深以为然,更何况凉州能压制我北蒙二百年,骨子里的斗志和血性确实令人倾佩,但是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敦煌守军与张掖守军并无什么本质不同,只是一个向往生另一个向往死而已,至于那些百姓和江湖人,雪中送炭其实不值一提”。

    “萨满说的原因可是那个梁王宇文朔,听说中原人对他推崇备至,我倒想看看是什么样的人物,擒贼擒王不如我们夜袭杀了他”扎和毫不掩饰自己言语中的凶狠。

    “宇文朔亲临此地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他身边的高手如云,强行袭击代价太大,而且据我所知这次张掖守军如此士气高涨还有一个人的功劳”。

    “还有一人,是谁?”扎和皱了皱眉问道。

    “一个老书生,郭裕”颂赞站起身在沙盘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一介书生,竟能左右战局?”扎和显得十分不可思议,颂赞看在眼里笑了笑不置可否道:“书生杀人,从不用刀”!

    ——————————————————

    一个时辰后,天色依旧昏暗,张掖城后东南八十里外有一座终年青翠的山峰,当地人称临松山,比这座山景色更有名的便是山中一条峡谷,因为当年武周学士逃难河西,其中郭家一脉隐居在此留下“临松薤谷”的美名,大学士郭裕和他的弟子便是在这里凿石窟而居,开堂讲书的。

    此时的郭裕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旧坐在案前挑灯夜读,治学是他的追求,但此刻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老师,天色太晚了,您真的不睡睡吗”看着烛光下胡须白的发亮的老者,一个三十来岁,体态健壮浓眉大眼的男子说着,身上穿着白色的麻衣,乃是郭裕的关门弟子,也是他的侄子郭禾。

    “世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怎么看”郭裕没有正面回答郭禾而是自顾自地问道。

    “学生以为不然,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裘,好比这次若没有老师挺身而出,哪里来的那些百姓奔走支援呢”?

    郭裕停下了手中的笔,将一封厚厚的书信折了起来递给对面的郭禾却没有示意他打开继续道:“天下尚武文学终究算是没落,无外乎因为世人觉得一支笔难以救世济民,但我想告诉你,真正能救世的是你的赤子之心,你要永远记住那一刻的热血,纵然万死也不能凉下来”。

    郭禾低下眉头思索一番刚想说什么,却看到老师缓缓起身往屋外走去,嘴里轻声念了句:“山雨欲来,山雨欲来啊”。

    “老师...您什么意思,天气凉,您还是进里面去吧”郭禾起身把衣服给老者披上,此刻除了他们二人,整个山谷都已在安静。

    “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若我不在,记得要扛起心中的正道,这封信我不在的时候你打开自然知道交给谁”老者很平静的说着,却让年轻人听了免不了吃了一惊道:“老师何出此言,莫非是有人对老师不利,老师放心学生定誓死护卫老师周全”。

    “呵呵,听老师的话回去吧,等下什么情况也不要出来,你身上承载着我的毕生所学,若想让我不留遗憾就一定要听我的这次”老者语气坚毅,丝毫没有给郭禾还嘴的余地。

    郭禾忍不住鼻头一酸道:“到底是谁老师?您又如何知道?”。

    “活到这个年纪,有时候何时来何时去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