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扬名美利坚(上) (第2/3页)
亭笑着问:“又感慨什么呢?”
“奇怪,”常有道摇摇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亮丝今天有点奇怪。”
“怎么说?”
“就是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举杯庆祝杂志热销,他的表情有些古怪,好像是犹豫,好像是在想什么别的事情,要说谨慎吧,也不应该那个反应,你注意到没有?”
“你只看到亮丝?”
“什么?”
“没有,其实乔治和苏瑾也一样,这很简答啊,他们是有经验的杂志人,面对这样的畅销热度,心里有顾忌正常,担心以后没办法继续这种势头啊,担心是昙花一现啊,你看徐森、你和我都没有这样的表情。”
“我是觉得该痛快庆祝就庆祝,徐森我没注意,你没有这种担忧?”
“当然没有,情况只会越来越好。”柳敬亭陈述事实。
像似为了证明柳敬亭这句话,《匠录》首日狂销180万册之后,之后一周基本都是这样的速度,到货就清,然后继续全国补货,第一周的数据统计出来时,第三方数据监测工作人员都傻了眼。
320万册!
一周!
这是世界顶级畅销书作家的级数,这是国内杂志销量的最新最变态的纪录。
“心中起伏难平到现在,做杂志这么久,从没有这种状态,320——万!太残暴了。”
这个数据被媒体报告之后,迅速和“匠录”成为当天微型博客热搜词,《匠录》执行主编亮丝发微博如此感慨道。
至于之前各怀心思观望的的同行,纷纷摇头苦笑,互相的交流再无意义,只有鼓足干劲,琢磨自己的杂志和新选题去了。
这个时候,唯恐天下无新闻的记者们纷纷闻风而动,先后就这事采访了薛慕亮、韩朔和伊水安。
薛慕亮以“不关心”、“不了解”回应,然后补充说明:“第一本杂志的成绩没有指向性,因为很多读者的购买只是出于好奇,之后会自我淘汰掉一批,而且,一本真正成功的杂志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韩朔的回应相对随意和磊落:“先恭喜小亭,然后就是希望他快点把稿费发我,或者干脆给我一篇稿子抵消,最后很开心柳总能跟我一起把作家们的稿费提起来,让我们国家的作者们活得更好一些。”
伊水安只有一句话:“他能做到这样,是意料之中。希望他越来越好。”
……
“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陆艺筹盯着视频里的薛慕亮,把画面定格在他说这句话时的表情上,看着视频内这个年轻对手的眼睛,重复了一遍这句话,思索良久,自言自语道:“这是第二次了吧?”
陆总做了一个截图,然后点开古庸生的c,正要把图发过去,忽然想到什么,叹了口气。然后把对话框关闭,再点开魏无知的c,上图,附了一句话:“他每次提到古庸生的新杂志,都一副人家不久就要倒闭的感觉。他的自信来自什么地方?”
过了一会,魏无知回:“莫之余?”
“可能。”
“要提醒古庸生么?”
“不好操作啊。万一猜错了。弄巧成拙。”
“他们这次杂志卖得那么好,会不会招编辑?”
“岂止是好,这个成绩等于《原上草》、《大江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