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见之明 (第2/3页)
理清了头绪。
很自然的,在贵族院当中,1789年前的那些贵族家庭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新贵们往往被排斥在外。
不过,随着波旁王室的轰然垮塌,拿破仑二世皇帝上台,情况又出现了突然性的剧变。
最死硬的那一批正统派贵族不愿意认可波拿巴皇帝的统治,于是选择了追随波旁王家流亡,而皇帝也毫不客气,宣布革除所有不愿意宣誓效忠帝国的贵族院议员的席位(那些流亡者算自动丧失席位或者选举资格),然后选用拿破仑皇帝和他自己册封的贵族来填充这些空缺。
于是,帝国时代拿破仑册封的贵族群体,时来运转又站上了舞台。
在亲叔叔热罗姆亲王回法国之后,因为亲王非常懂事,对侄子服服帖帖,所以艾格隆大笔一挥,册封亲王为贵族院议长,以此进一步巩固波拿巴皇室的权威。
当然,亲王性格轻浮喜欢寻欢作乐,对政治并不关心(艾格隆也不需要他关心),所以贵族院的实际运营,被交给了以副议长勒佐公爵乌迪诺元帅为首的亲皇室的党团手中。
所以,卡诺家族的这个伯爵头衔,突然又变得非常值钱了——至少可以让他被皇室和保皇派看成是“自己人”。
这也是特雷维尔侯爵一直强调萨迪·卡诺要注意自己伯爵身份的理由。
萨迪·卡诺如果只是一个上尉,那他无足轻重,就算提起也没有人在乎他;但是他如果是卡诺伯爵,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势必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分量,自己提拔他也就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果然,在听完侯爵的解释之后,艾格隆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然后,他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并不是他反感特雷维尔侯爵的做法,事实上,他根本不介意自己手底下突然多了个什么伯爵——反正他爱封几个就可以封几个。
他在意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萨迪·卡诺这个名字,他好像有点印象。
并非是他这一世听过这个名字,这份印象,似乎要来自于更远更远的记忆
正因为相隔太久,而且在这一世的生活当中已经越来越融入,所以这份记忆也变得极其模糊。
在苦思冥想片刻之后,他终于灵光一闪。
这不就是被后世尊崇为热力学奠基人的天才科学家吗?怎么混成了总参谋部的军官了?
“这位卡诺伯爵,他有没有搞过什么学术研究?”于是,艾格隆脱口而问。
他这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倒是让特雷维尔侯爵目瞪口呆。
陛下怎么会知道这些?他心里禁不住猜疑了起来。
艾格隆一看侯爵的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于是他连忙为自己找补。
“我和一些通过了高等文官考试的青年俊才们交谈过,他们好像提过这个名字,但我没有太多印象了。”
原来如此,侯爵这才明白过来。
然后他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了,而是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卡诺的一些手稿,恭恭敬敬地递到了艾格隆的面前。
“这是他进献给我的研究资料,我转呈给您御览。”
艾格隆拿过了这些手稿,然后随意浏览了起来。
上面的字迹潦草,行文晦涩,说实话他也看不太懂,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后见之明”。
没错,看来就是那个卡诺了。
不过,他记得这个名字,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是他和伽罗华一样的“倒霉”体质。
伽罗华是在年方弱冠之时和人决斗而死,死之后留下的研究手稿多年都不被人所重视,直到几十年之后才被人翻出来,从此成为了数学界一座无法绕过的丰碑。
而萨迪·卡诺几乎复刻了整个故事……他在36岁的年纪死于疫病,生前所写的手稿,因为防疫而大部分被焚毁,剩下的那小部分也并不被人注意,直到几十年后,才有人发掘出来,并且以此为启发,创建了热力学的那些基础理论。
在这个年代,法国人似乎永远不缺这种“英年早逝”,而且“生前默默无闻,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