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京城大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京城大事 (第2/3页)

。但听了武吉的话,他们都觉着有些道理,现在这个局面可能并不像他们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刘继祖问道:“依您看,大周变成现在这样竟然是嘉和皇帝有意为之了?”

    武吉点了点头,“你们太年轻,可能还理解不了,只有像我这样棺材埋了半截的老人,才能体会到老皇帝的良苦用心。楚王和吴王情况可能不一样,因为他们封出来的早,但晋王和秦王绝对是出于保护他们的目的才分封出来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至于为什么要把他的这两个儿子封出来,根据我掌握的消息来看,我猜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这两个儿子在京城会有危险,二是老皇帝自己身处险境,三是大周帝国有危险。

    从结果倒推,第二个可能最接近事实,因为老皇帝死的确实很突然,之前也没听说他有什么重病。当然也可能他确实是病死的,咱们老百姓不知道,但晋王发的檄文我听人念过,晋王说他父亲是被当今太后和小皇帝害死的,我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

    这样想,是不是一切都通了!老皇帝极有可能是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可能已经被什么人给控制了。老皇帝没办法,只好想办法又将两个能力强的儿子分封了出去。我猜他是想通过这个办法保全他这两个儿子的性命甚至大周的基业。结果怎么样?秦王和晋王封出去不久,老皇帝就不明不白的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就一起反了不是!”

    段德清吃惊地问道:“您是说老皇帝被人控制了?谁能控制得了他?”

    武吉却不和段德清争执,而是笑道:“只是推测吗!我以前是赶车拉人的,就喜欢打听琢磨这些事,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也没有证据,段先生不必认真!”

    刘继祖也觉着武吉的这个推测有些荒唐,但这个推测的逻辑不仅没有问题,还很清晰,另外还有人情基础和晋王的檄文作为佐证,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刘继祖皱着眉头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最近京城里还有什么其他比较重要的消息吗?”

    武吉想了想,答道:“最近京城里的大事有两件,但和您的关系都不大。第一件是前不久永安城西市通商,这算是一件大事,等于是恢复了前朝的旧制。现在来京城的外国商人络绎不绝,战乱时代的商贸反而繁荣起来,谁能想到呢?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过完年之后,老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些,特别是因为进口粮食的增加,粮价降了不少。这虽然是大好事,但我总是心里不安,因为这种情况太不正常了!

    除了这事,再有比较大的事,就是瓦鞑的大汗乌合台向大周求亲了。现在这个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勋贵派和西林党围绕这个事吵得不可开交。西林党支持和亲,说牺牲一个女人能保大周北部边境稳定,百姓安泰,值!勋贵派则大力反对,说和亲有辱大周尊严,不成体统。”

    和亲刘继祖当然知道,这是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一种政治手段,原因种类多样,有用于屈辱求和的、有用于政治联盟的、还有用于安抚展示友好的等等。但现在大周内乱,乌合台在这个节骨眼来求亲,明显有趁火打劫的味道,他继续问道:“您是说,乌合台想娶大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