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楚国使团 (第3/3页)
重物品,第二车是瓷器和玉器,第三车是字画和摆件,第四车是各类金银器具,第五车是各类首饰。
刘继祖心想光这五车东西就已经是价值连城了,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自己在襄州城卖掉的那些。后面五车是全是金银,不知有多少,但看那深深的车辙印,刘继祖估计每车不会少于两万两,只是不知道是金还是银。再后面的十辆车,都是绸缎以及精选的楚地各种名贵特产。
贡品中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还有两辆车装的是五个艺伎和她们的乐器,剩下的三车装的才是楚国使者,每车三人,一共九人。据其中一个楚国使者说,这五名艺伎各善一种技艺,琴、瑟、箫、笛、唱,是楚王花了心思从金陵城买来送给太后去伴舞的。
而且,这个楚使还专门反复强调,她们几个用的那些乐器也是古董,任何一件都比这些艺伎还值钱。因此一再嘱咐段德清,让那些杂役搬运时务必小心,摔坏了他们可赔不起!
刘继祖撇了撇嘴,先在心里暗暗羡慕了一阵,然后就开始嫉妒能享受这些东西的人,最后开始仇恨这万恶的旧社会,心想这帮乌龟王八蛋为了自己能享受到这些东西,就把楚地的百姓折腾成那样,真是该死。
而且能享受到这些东西的人总共又有几个呢?刘继祖更加坚信这才是古代社会最大的问题,贫富差距太大,阶级壁垒森严,统治阶级穷奢极欲,锦衣玉食,普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且百姓终日辛劳却连自己的温饱甚至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而这些统治阶级却能不劳而获,生杀予夺!这个问题跟交通不便、物质匮乏、医疗落后、不够卫生等问题相比,明显严重多了!
刘继祖看着这些贡品,心想这可都是楚地百姓的民脂民膏啊,怪不得楚王这边的人对古董珍玩那么上心,原来还可以用作贡品,看来京城里的那些权贵也喜欢这些东西啊!但楚王为什么送这么重的礼呢?整整二十二车!难道只是为了向朝廷示好?
不知道以前楚王给朝廷那边送礼有没有这么贵重,如果一贯如此也就罢了!如果只是这次送得多,会不会和襄州的事有关系,毕竟进贡和襄州造反只隔了不到十天的时间。难道是楚王想联合朝廷一起对付襄州的红巾军,这才下了血本?刘继祖不禁陷入了沉思。
刘继祖登记好车辆和人员之后,就回到了段德清的车上,他们的车跟在这二十五辆车后面,最后面是两百五十名士兵守护,由胡都尉的副手李校尉带队。驿站组织的人则由段德清分到了每辆车上,每车两人,一名驿卒,一名杂役。
然后五百人守在车辆两翼,一边两百五十人,由胡都尉亲自带队。剩下的二百五十人则由另外一个校尉带队,负责在前面开路。等所有人都上了车,胡都尉下令启程。整个队伍一千多人,浩浩荡荡开往了京城永安。
等车辆动了起来之后,他小声问段德清道:“段兄,楚国一向给朝廷送这么重的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