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卷一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第1/3页)
○崔慎由(弟安潜伯父能能子彦曾慎由子胤)崔珙(兄琯弟
瑨玙球玙子淡淡子远)卢钧裴休杨收(兄发弟严子钜
鏻严子涉注)韦保衡路岩夏侯孜刘瞻刘瑑曹确毕諴
杜审权(子让能彦林弘徽)刘邺豆卢瑑
崔慎由,字敬止,清河武城人。高祖融,位终国子司业,谥曰文,自有传。
曾祖翘,位终礼部尚书、东都留守。祖异,位终渠州刺史。
父从,少孤贫。寓居太原,与仲兄能同隐山林,苦心力学。属岁兵荒,至于
绝食。弟兄采梠拾橡实,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不出山岩,如是者
十年。贞元初,进士登第,释褐山南西道推官,府公严震,待以殊礼。以父优免。
弟兄庐于父墓,手植松柏。免丧,不应辟命。久之,西川节度使韦皋开西南夷,
置两路运粮使,奏从掌西山运务,后权知邛州事。及皋薨,副使刘辟阻命,欲并
东川,以谋告从。从以书谕辟,辟怒,出兵攻之,从婴城拒守,卒不从之。高崇
文平蜀,从事坐累多伏法,惟从以拒辟免。卢坦在宣州,辟为团练观察副使。
元和初入朝,累迁吏部员外郎。九年,裴度为中丞,奏从为侍御史知杂,守
右司郎中。度作相,用从自代为中丞。
从气貌孤峻,正色立朝,弹奏不避权幸。事关台阁或付仗内者,必抗章论列,
请归有司。选辟御史,必先质重贞退者。改给事中,数月,出为陕州大都督府长
史、陕虢团练观察使、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入为尚书右丞。
淄青贼平,镇州王承宗惧,上章请割德、棣二州自赎,又令二子入侍。宪宗
选使臣宣谕,以从中选。议者以承宗罪恶贯盈,每多奸谲,入朝二子,必非血胤,
人颇忧之。从次魏州,田弘正以路由寇境,欲以五百骑援之,从辞之。以童奴十
数骑,径至镇州。于鞠场宣敕,三军大集。从谕以逆顺,辞情慷慨,军士感动,
承宗泣下,礼貌益恭,遂按德、棣户口符印而还。
其年八月,出为兴元尹、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监军使知上意
欲大用之,每为中贵传达意旨,欲其赂遗,从终不答。
穆宗即位,召拜尚书左丞。长庆二年,检校礼部尚书、鄜州刺史、鄜坊丹延
节度等使。鄜畤内接畿甸,神策军镇相望,逾禁犯法,累政不能制。而从抚遏举
奏,军士惕然。党项羌有以羊马来市者,必先遗帅守,从皆不受,抚谕遣之。群
羌不敢为盗。四年,入为吏部侍郎,寻改太常卿。宝历二年,检校吏部尚书,充
东都留守。
太和三年,入为户部尚书。李宗闵秉政,以从与裴度、李德裕厚善,恶之。
改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宾客,东都分司。从请告百日,罢官,物论咎执政。宗
闵惧,四年三月,召拜检校左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淮南节
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扬府旧有货曲之利,资产奴婢交易者,皆有贯率,羊有口
算,每岁收利以给用,从悉除之。旧制,官吏禄俸有布帛加估之给,节度使独不
在此例。从至,一例估折给之。六年十月,卒于镇,赠司空,谥曰贞。
从少以贞晦恭让自处,不交权利,忠厚方严,正人多所推仰。阶品合立门戟,
终不之请。四为大镇,家无妓乐,士友多之。
慎由,太和初擢进士第,又登贤良方正制科。聪敏强记,宇量端厚,有父风。
释褐诸侯府。大中初入朝,为右拾遗、员外郎、知制诰,正拜舍人,召充翰林学
士、户部侍郎。再历方镇,入朝为工部尚书。十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兼集贤殿
大学士,转监修国史、上柱国,加太中大夫、兼礼部尚书。
初,慎由与萧邺同在翰林,情不相洽。及慎由作相,罢邺学士。俄而邺自判
度支为平章事,恩顾甚隆。邺引刘瑑同知政事。十二年二月,诏曰:“太中大
夫、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
袋崔慎由,继美德门,承家贵位,搢绅伟望,礼乐上流。挺松筠之贞姿,服兰荪
之懿行。自居名器,累历清华。禁林才擅于多能,纶阁词推于巨丽。物情愈茂,
延誉甚高,再列二卿之崇,亟阐六条之化。爰加奖任,益委重难。屡启嘉谟,俄
参大柄,而周涉寒暑,备见器能。道已著于始终,思岂殊于中外!可检校礼部尚
书、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使。”
咸通初,改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加检校司空、河中尹、河
中晋绛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移疾请老,拜太子太保,分司东都,卒。
子胤。弟安潜。安潜,字进之,大中三年,登进士第。咸通中,累历清显,
出为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乾符中,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等使。
黄巢之乱,从僖宗幸蜀。王铎为诸道行营都统,奏安潜为副。收复两京,以功累
加至检校侍中。龙纪初,青州王敬武卒,以安潜代。敬武子师范拒命,安潜赴镇。
至棣州,刺史张蟾出州兵攻青州,为师范所败,朝廷竟授之节钺。安潜还京师,
累加太子太傅。卒,赠太师,谥曰贞孝。
子柅、舣。柅,景福中为起居郎。舣为右拾遗。柅累官至尚书。
从兄能,少励志苦学,累辟使府。元和初,为蜀州刺史。六年,转黔中观察
使。坐为南蛮所攻,陷郡邑,贬永州刺史。穆宗即位,弟从居显列,召拜将作监。
长庆四年九月,出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卒。
子彦曾,有干局。大中末,历三郡刺史。咸通初,累迁太仆卿。七年,检校
左散骑常侍、徐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使。
彦曾通于法律,性严急。以徐军骄,命彦曾治之,长于抚养,而短于军政。
用亲吏尹戡、徐行俭当要职。二人贪猥,不恤军旅,士卒怨之。先是,六年,南
蛮寇五管,陷交址,诏徐州节度使孟球召募二千人赴援,分八百人戍桂州。旧三
年一代,至是戍卒求代。尹戡以军帑匮乏,难以发兵,且留旧戍一年。其戍卒家
人飞书桂林。戍卒怒,牙官许佶、赵可立、王幼诚、刘景、傅寂、张实、王弘立、
孟敬文、姚周等九人,杀都头王仲甫,立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群伍突入监军院
取兵甲。乃剽湘潭、衡山两县,虏其丁壮。乃擅回戈,沿江自浙西入淮南界,由
浊河达泗口。其众千余人,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虑其邀击。
既离泗口,彦曾令押牙田厚简慰喻,又令都虞候元密伏兵任山馆。庞勋遣吏送状
启诉,以军士思归,势不能遏,愿至府外解甲归兵。便还家,彦曾怒,诛之。勋
等拥众攻宿州,陷之。出官帑召募。翌日,得兵二千人,乃虏夺舟船五千余艘。
步卒在船,骑军夹岸,鼓噪而进。元密发伏邀之,为贼所败。时亡命者归贼如市,
彦曾驱城中丁男城守。九年九月十四日,贼逼徐州。十五日后,每旦大雾不开。
十六日,彦曾并诛逆卒家口。十七日,昏雾尤甚,贼四面斩关而入。庞勋先谒汉
高祖庙,便入牙城。监军张道谨相见,不交一言,乃止大彭馆。收尹戡、徐行俭
及判官焦璐、李棁、崔蕴、温廷皓、韦廷义,并杀之。翌日,贼将赵可立害彦曾,
庞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
慎由子胤。胤,字昌遐,乾宁二年登进士第。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入
朝,累迁考功、吏部二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中,历兵部、
吏部二侍郎,寻以本官同平章事。时王室多故,南北司争权,咸树朋党,外结藩
帅。胤长于阴计,巧于附丽;外示凝重而心险躁。自李茂贞、王行瑜怙乱,兵势
不逊,杜让能、韦昭度继遭诛戮,而宰臣崔昭纬深结行瑜以自固;而待胤以宗人
之分,屡加荐用。累迁中书侍郎、判户部事。昭宗出幸石门,胤与同列徐彦若、
王抟等从。车驾还宫,加礼部尚书,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三年,李茂贞犯京师,扈昭宗幸华州。帝复雪杜让能、韦昭度、李磎之枉;
惩昭纬之前慝,罢胤政事,检校兵部尚书、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等使。时朱
全忠方霸于关东,胤密致书全忠求援。全忠上疏理胤之功,不可离辅弼之地。胤
已至湖南,复召拜平章事。胤既获汴州之援,颇弄威权。恨徐彦若、王抟发昭纬
前事,深排抑之。俄出彦为南海节度。又摭王抟交结敕使,同危宗社,令全忠上
疏论之。光化中,贬抟溪州司马,赐死于蓝田驿。诛中尉宋道弼、景务修。自是
朝廷权政,皆归於己,兼领三司使务。宦官侧目,不胜其忿。
及刘季述幽昭宗于东内,以德王监国。季述畏全忠之强,不敢杀胤,但罢知
政事,落使务,守本官而已。胤复致书于全忠,请出师反正。故全忠令大将张存
敬急攻晋绛河中。胤以天子幽囚,诸侯观衅,有神策军巡使孙德昭者,颇怒季述
之废立,胤伺知之,令判官石戩与德昭游,伺其深意。每酒酣,德昭泣下,戩知
其诚,乃与之谋曰:“今中外大臣,自废立已来,无不含怒。至于军旅,亦怀愤
惋。今谋反者,独季述、仲先耳。足下诛此二竖,复帝宝位,垂名万代,今正其
时。持疑不断,则功落他人之手也!”德昭谢曰:“予军吏耳,社稷大计,不敢
自专。如相公委使,不敢避也。”胤乃割衣带,手书以通其意。十二月晦,德昭
伏兵诛季述。昭宗反正,胤进位司空,复知政事,兼领度支、盐铁、三司等使。
明年夏,朱全忠攻陷河中、晋绛,进兵至同华。中尉韩全诲以胤交结全忠,
虑汴军逼京师,请罢知政事,落使务。其年冬,全诲挟帝幸凤翔。胤怨帝废黜,
不扈从,遣使告全忠,请于岐阳迎驾,令太子太师卢知猷率百官迎全忠入京师。
初,全忠至华州,遣掌书记裴铸人奏凤翔,言欲以兵士迎驾。及入京师,又上表
曰:
臣独兼四镇,迨事两朝,分数千里之封疆,受二十年之恩渥。微同物类,犹
解感知,忝齿人伦,宁忘报效?臣昨将兵士,奔赴阙庭,寻过京畿,远迎车驾。
初因幕吏,面奉德音;寻有宰臣,频飞密札。或以京都纷扰,委制置于中朝;或
以銮辂播迁,俾奉迎于近甸。臣是以远离藩镇,不惮疲劳。昨奉诏书,兼宣口敕,
令臣速抽兵士,且归本藩,仍遣百官,俾赴行在。睹纶言于凤纸,若面丹墀;认
御札于龙衣,如亲翠盖。然知从来书诏,出自宰臣,每降宣传,皆非圣旨。致臣
误将师旅,遽入关畿,比令迎驾之行,翻挂胁君之过。臣今见与茂贞要约,释两
地猜嫌,早致万乘归京,以副八纮恳望。其宰臣百官已下,非臣辄有阻留,伏乞
诏赴行朝,以备还驾。
昭宗得全忠表,怒胤尤甚。是月二十六日诏曰:
食君之禄,合务于尽忠;秉国之钧,宜思于致理。其有叠膺异渥,继执重权,
遽萌狂悖之心,忽构倾危之计,人知不可,天固难容。扶危定乱致理功臣、开府
仪同三司、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
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判度支、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五千户崔胤,奕叶公
台,蝉联珪组。冠岁名升于甲乙,壮年位列于公卿,趣向有闻,行藏可尚。朕采
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殊不知漏卮难满,小器易盈,曾无报
国之心,但作危邦之计,四居极位,一无可称。岂有都城,合聚兵甲,暗养死士,
将乱国经。聚貔武以保其一坊,致刁斗远连于右辅。始则将京兆府官钱委元规召
卒,后则用度支使榷利令陈班聚兵;事去公朝,权归私室。百辟休戚,由其顾眄
之间;四方是非,系彼指呼之际。令狐涣奸纤有素,操守无堪,用作腹心,共张
声势。遂令滥居深密,日在禁闱,罔惑朕躬,伪行书诏。致兹播越,职尔之由。
岂有权重位崇,恩深奖厚,曾无惕厉,转恣睢盱,显构外兵,将图不轨!
朕以庶士流散,兵革繁多,遂命宰臣,与之商议。五降内使,一贡表章,坚
卧不来,拒召如此。况又拘留庶吏,废阙晨趋。人既奔惊,朕须巡幸。果见兵缠
辇毂,火照宫闱,烟尘涨天,干戈匝野。致朕奔迫,及于岐阳。翠辇未安,铁骑
旋至,围逼行在,焚烧屋庐。睹此阽危,咎将谁执?近者全忠章表,兼遣幕吏敷
陈,言宰臣继飞密缄,促其兵士西上,静详构扇,孰测苞藏,无功及人,为国生
事。于戏!君人之道,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尽将机事,付尔主张,
负我何多,构乱至此!仍存大体,不谓无恩。可责授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
初,天复反正之后,宦官尤畏胤,事无大小咸禀之。每内殿奏对,夜则继之
以烛。常说昭宗请尽诛内官,但以宫人掌内司事。中尉韩全诲、张弘彦、袁易简
等伺知之,于帝前求哀请命,乃诏胤密事进囊封,勿更口奏。宦官无由知其谋,
乃求知书美妇人进内,以侦阴事。由是胤谋颇泄。宦官每相聚流涕,愈不自安。
故全诲等为劫幸之谋,由胤忌嫉之太过也。
及全忠攻凤翔,胤寓居华州,为全忠画图王之策。天复二年,全忠自岐下还
河中,胤迎谒于渭桥,捧卮上寿,持板为全忠唱歌,仍自撰歌辞,赞其功业。三
年,李茂贞杀韩全诲等,与全忠通和,昭宗急诏征胤赴行在。凡四降诏,三赐朱
书御札,称病不赴。及帝出凤翔,胤乃迎于中路,即日降制,复旧官,知政事,
进位司徒,兼判六军诸卫事。仍诏移家入左军,赐帐幄器用十车。胤奏京兆尹郑
元规为六军副使。胤与全忠奏罢左右神策、内诸司等使及诸道监军、副监、小使。
内官三百余人,同日斩之于内侍省。诸道监军,随处斩首以闻。
昭宗初幸凤翔,命卢光启、韦贻范、苏检等作相;及还京,胤皆贬斥之。又
贬陆扆为沂王傅,王溥太子宾客,学士薛贻矩夔州司户,韩亻屋濮州司户,姚洎
景王府咨议。应从幸群官,贬逐者三十余人。唯用裴贽为相,以其孤立易制也。
内官既尽屠戮,诸使悉罢,天子宣传诏命,惟令宫人宠颜等宣事。而欺君蠹国,
所不忍闻。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其年十月,全忠子友伦宿卫京师,因击鞠坠马而卒。全忠爱之,杀会鞠者十
余人,而疑胤阴谋,由是怒胤。初,天子还宫,全忠东归,胤以事权在己,虑全
忠急于篡代,乃与郑元规谋招致兵甲,以扞茂贞为辞。全忠知其意,从之。胤毁
城外木浮图,取铜铁为兵仗。全忠令汴州军人入关应募者数百人。及友伦死,全
忠怒,遣其子宿卫军使友谅诛胤,而应募者突然而出。四年正月初,贬太子宾客,
寻为汴军所杀。
胤倾险乐祸,外示宽宏。初拜平章事,其季父安潜谓所亲曰:“吾父兄刻苦
树立门户,一旦终当为缁郎所坏。”果如其言。胤累加至侍中,封魏国公。初,
朱全忠虽窃有河南方镇,惮河朔、河东,未萌问鼎之志。及得胤为乡导,乃电击
潼关,始谋移国。自古与盗合从,覆亡宗社,无如胤之甚也。子有邻。
崔珙,博陵安平人。祖懿。父颋,贞元初进士登第。元和初累官至少府监。
四年,出为同州刺史,卒。颋有子八人,皆至达官,时人比汉之荀氏,号曰“八
龙”。
长曰琯,贞元十八年进士擢第。又制策登科,释褐诸侯府,入朝为尚书郎。
太和初,累迁给事中,宣慰幽州称旨。俄而兴元兵乱,杀李绛,命琯平乱褒中,
三军寂然从命。使还,改工部侍郎。四年冬,拜京兆尹。五年四月,改尚书右丞。
六年十二月,出为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使。八年,入为兵部侍郎,转吏
部,权判左丞事。开成二年,真拜左丞。时弟珙为京兆尹,兄弟并居显列。以本
官权判兵部西铨、吏部东铨事。三年,检校户部尚书,判东都尚书省事、东都留
守、东畿汝都防御等使。会昌中,迁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兴元尹,充
山南西道节度使。以弟珙罢相贬官,琯亦罢镇归东都。五年卒。诏曰:
孔氏以颜、冉之行,首于四科;汉代以荀、陈之门,方之“八凯”。乃睠
时哲,得兹令名,用举饰终之恩,以抒歼良之叹。故山南西道节度使崔琯,诚明
履正,粹密邻几,有子政之精忠,得公绰之不欲。礼乐二事,以为身文;仁义五
常,自成家范。往以茂器,列于大僚。属贤相受诬,庙堂议法,由长孺之道,以
估正人;微京兆之言,岂闻非罪?既是魏其之直,益彰王凤之邪。庄色于朝,群
公耸视;谠词不挠,淑问攸归。历践名藩,皆留遗爱。居常慎独,清则畏知。爰
自青衿,迄于白首,厉翼之志,始终不渝。未陟台阶,实辜公论;追荣左相,式
示优崇。可赠尚书左仆射。
珙,琯之母弟也。以书判拔萃高等,累佐使府。性威重,尤精吏术。太和初,
累官泗州刺史,入为太府卿。七年正月,拜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延英中谢,
帝问以抚理南海之宜。珙奏对明辩,帝深嘉之。时高瑀镇徐州,承智兴之后,军
骄难制,军士数犯法,上欲择威望之帅以临之,久难其才。会珙言事慷慨,谓宰
臣曰:“崔珙言事,神气精爽,此可以临徐人。”即以王茂元代珙镇广南,授珙
兼检校工部尚书、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武宁军节度、徐泗濠观察使。
开成初,就加检校兵部尚书。二年,检校吏部尚书、右金吾大将军,充街使。
六月,迁京兆尹。是岁,京畿旱,珙奏浐水入内者,十分量减九分,赐贫民溉田,
从之。三年正月,盗发亲仁里,欲杀宰相李石。其贼出于禁军,珙坐捕盗不获,
罚俸料。会昌初,李德裕用事,与珙亲厚,累迁户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寻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兼刑部尚书、门下侍郎,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兼
尚书左仆射。素与崔铉不叶,及李让夷引铉辅政,代珙领使务,乃掎摭珙领使日
妄破宋滑院盐铁钱九十万贯文,又言珙尝保护刘从谏,坐贬澧州刺,再贬恩州司
马。宣宗即位,以赦召还,为太子宾客,出为凤翔节度使。
三年,崔铉复知政事,珙辞疾请罢。制曰:“将相大臣,与国同体,诚欲自
便,岂宜不从?苟非其时,涉于避事。前凤翔陇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
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凤翔尹、御史大夫、上柱国、安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
珙,早以器能,周历显重。行己每称其友悌,在公亦竭其精忠。自负谴前朝,远
移南徼,及我嗣守,颇闻嘉名。由是剖竹近关,扬旍右辅,为国垣翰,适资谋猷。
近者犬戎输诚,归我故地,下议纳款,且筹开疆。宜其率先启行,副此宠待。忽
览退闲之请,颇乖毗倚之诚。陈力之方,岂无其道?匪躬之故,或异于是。以其
故老,特为优容,俾居青宫之辅,仍从分洛之命。君臣礼分,予无愧焉。可太子
少师,分司东都。”未几,卒。
子涓,大中四年进士擢第。
珙弟瑨、璪、玙、球、珦。
瑨以书判拔萃,开成中,累迁至刑部郎中。会昌中,历三郡刺史,位终方
镇。
璪,开成初,为吏部郎中,转给事中。会昌初,出为陕虢观察使,迁河南尹,
入为御史中丞,转吏部侍郎。大中初,改兵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崔铉再
辅政,罢璪使务,检校兵部尚书,兼河中尹、御史大夫,充河中晋绛磁隰等州节
度观察使。七年,入为左丞,再迁刑部尚书。子滔,大中初登进士第。
玙,字朗士,长庆初进士擢第,又制策登科。开成末,累迁至礼部员外郎。
会昌初,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大中五年,迁礼部侍郎。六年,选士,
时谓得才。七年,权知户部侍郎,进封博陵子,食邑五百户,转兵部侍郎。子淡。
淡,大中十三年,登进士第,累迁礼部员外郎,位终吏部侍郎。淡子远。
远,龙纪元年,登进士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召充翰林学士,正拜
中书舍人。乾宁三年,转户部侍郎、博陵县男、食邑三百户,转兵部侍郎承旨。
寻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天祐初,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
守右仆射。二年,为柳璨希、朱全忠旨,累贬白州长史。行至滑州,被害于白马
驿。
远文才清丽,风神峻整,人皆慕其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