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本纪第四 (第3/3页)
帛有差。曲赦并州及管内诸州。义旗初职事五品已上身亡殁坟墓在
并州者,令所司致祭。佐命功臣子孙及大将军府僚佐已下今见存者,赐阶级有差,
量才处分。起义之徒职事一品己下,赐物有差。年八十已上,版授刺史、县令。
佐命功臣食别封身已殁者,为后子孙各加两阶。赐酺三日。甲午,祠旧宅,以武
士、殷开山、刘政会配食。
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族邻里故旧于朝堂,命妇妇人入会于内殿,及皇室诸亲
赐帛各有差,及从行文武五品以上。制以皇后故乡并州长史、司马各加勋级。又
皇后亲预会,每赐物一千段,期亲五百段,大功已下及无服亲、邻里故旧有差。
城内及诸妇女年八十已上,各版授郡君,仍赐物等。己酉,讲武于并州城西,上
御飞阁,引群臣临观。辛亥,发神丘道军伐百济。丁巳,左右领始改左右千牛。
夏四月戊寅,车驾还东都,造八关宫于东都苑内。癸亥,至自并州。五月壬
戌,幸八关宫,改为合璧宫。六月庚午朔,日有蚀之。辛卯,诏文武五品己上四
科举人。甲午,驾还东都。秋七月乙巳,废梁王忠为庶人,徙于黔州。戊辰,度
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卢承庆以罪免。八月庚辰,苏定方等讨平百济,面缚其
王扶余义慈。国分为五部,郡三十七,城二百,户七十六万,以其地分置熊津等
五都督府。曲赦神丘、昆夷道总管已下,赐天下大酺三日。九月戊午,赐英国公
勣墓茔一所。
冬十月丙子,代国夫人杨氏改荣国夫人,品第一,位在王公母妻之上。十一
月戊戌朔,邢国公苏定方献百济王扶余义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俘于则天门,责
而宥之。乙卯,狩于许、郑之郊。十二月己卯,至自许州。
六年春正月乙卯,于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募得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
往平壤带方道行营。二月乙未,以益、绵等州皆言龙见,改元。曲赦洛州。龙朔
元年三月丙申朔,改元。壬戌,幸合璧宫。夏五月丙申,命左骁卫大将军、凉国
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兵
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乐安县公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以伐高丽。是日,
皇后请禁天下妇人为俳优之戏,诏从之。甲子晦,日有蚀之。
六月庚寅,中书令许敬宗等进《累璧》六百三十卷,目录四卷。秋七月癸卯,
车驾还东都。八月丙戌,令诸州举孝行尤著及累叶义居可以励风俗者。九月甲辰,
以河南县大女张年百三岁,亲幸其第。又幸李勣之第。天宫寺是高祖潜龙时旧宅,
上周历殿宇,感怆久之,度僧二十人。皇后至许圉师第。壬子,徙封潞王贤为沛
王。是日,以雍州牧、幽州都督、沛王贤为扬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牧如故。
以洛州牧、周王显为并州都督。是日,敕中书门下五品已上诸司长官、尚书省侍
郎并诸亲三等已上,并诣沛王宅设宴礼,奏《九部乐》。礼毕,赐帛杂彩等各有
差。
冬十月丁卯,狩于陆浑。癸酉,还宫。是岁,新罗王金春秋卒,其子法敏嗣
立。
二年春正月乙巳,太府寺更置少卿一员,分两京检校。丙午,东都初置国子
监,并加学生等员,均分于两都教授。二月甲子,改京诸司及百官名:尚书省为
中台,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左右丞为肃机,侍
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自余各以义训改之。又改六宫内职名。甲戌,司戎太
常伯、浿江道总管、乐安县公任雅相卒于军。三月甲申,自东都还京。癸丑,
幸同州。苏定方破高丽于苇岛,又进攻平壤城,不克而还。
夏四月庚申朔,至自东都。辛巳,造蓬莱宫成,徙居之。五月丙申,左侍极
许圉师为左相。乙巳,复置律、书、算三学。
六月己未朔,皇子旭轮生。乙丑,初令道士、女冠、僧、尼等,并尽礼致拜
其父母。乙亥,制蓬莱宫诸门殿亭等名。秋七月丁亥朔,以东宫诞育满月,大赦
天下,赐酺三日。八月甲午,右相许敬宗乞骸骨。壬寅,许敬宗为太子少师,同
东西台三品,仍知西台事。九月,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八品、九品旧令著
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令著碧。”诏从之。戊寅,前吏部尚书、河间郡公李
义府起复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冬十月丁酉,幸温汤,皇太子弘监国。丁未,至自温汤。庚戌,西台侍郎上
官仪同东西台二品。十一月辛未左相许圉师下狱。癸酉,封皇第四子旭轮为殷王。
十二月辛丑,改魏州为冀州大都督府,改冀州为魏州。又以并、扬、荆、益四都
督府并为大都督府。沛王贤为扬州大都督,周王显为并州大都督,殷王旭轮遥领
冀州大都督。左相许圉师解见任。
三年春正月,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等帅师讨铁勒余种,尽平之。乙丑,司列
太常伯李义府为右相。二月丙戌,陇、雍、同、岐等一十五州户口,征修蓬莱宫。
癸巳,置太子左右谕德及桂坊大夫等官员,改司经局为桂坊馆,崇贤馆罢隶左春
坊。丁酉,减京官一月俸,助修蓬莱宫。庚戌,诏曰:“天德施生,阳和在节,
言念幽圄,载恻分宵。虽复每有哀矜,犹恐未免枉滥。在京系囚应流死者,每日
将二十人过。”于是亲自临问,多所原宥,不尽者令皇太子录之。诏以书学隶兰
台,算学隶秘阁,律学隶详刑寺。改燕然都护府为瀚海都护府,瀚海都护府为云
中都护府。二月,前左相许圉师左迁虔州刺史。太子弘撰《瑶山玉彩》成,书凡
五百卷。
夏四月乙丑,右相李义府下狱。戊子,李义府除名,配流巂州。丙午,幸蓬
莱宫新起含元殿。秋八月癸卯,彗星见于左摄提。戊申,诏百僚极言正谏。命司
元太常伯窦德玄、司刑太常伯刘详道等九人为持节大使,分行天下。仍令内外官
五品已上各举所知。
冬十月丙申,绛州麟见于介山。丙午,含元殿前麟趾见。十一月癸酉,雨冰。
十二月庚子,诏改来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
麟德元年春正月甲子,改云中都护府为单于大都护府,官品同大都督府。二
月丁亥,加授殷王旭轮单于大都护。戊子,幸万年宫。三月辛亥,展大射礼。丁
卯,长女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并如亲王之制,于德
业寺迁于崇敬寺。
夏四月,卫州刺史、道王元庆薨。五月,许王孝薨。乙卯,于昆明之弄栋川
置姚州都督府。秋八月丙子朔,至自万年宫,便幸旧宅。己卯,降万年县系囚,
因幸大慈恩寺。壬午,还蓬莱宫。戊子,兼司列太常伯、检校沛王府长史、城阳
县侯刘祥道兼右相,大司宪窦德玄兼司元太常伯、检校左相。九月己卯,诏曰:
“周京兆尹、左右宫伯大将军、司卫上将军、少冢宰、广陵郡公宇文孝伯,忠亮
存心,贞贤表志。淫刑既逞,方纳谏而求仁;忍忌将加,甘捐躯而徇节。年载虽
久,风烈犹生,宜峻徽章,式旌胤胄。其孙左威卫长史思纯,可加授朝散大夫。”
十二月丙戌,杀西台侍郎上官仪。戊子,庶人忠坐与仪交通,赐死。右相、城阳
县侯刘祥道为司礼太常伯。太子右中护检校西台侍郎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同
知政事。是冬无雪。
二年春正月壬午,幸东都。丁酉,幸合璧宫。戊子,虑雍、洛二州及诸司囚。
甲子,以发向泰山,停选。三月甲寅,兼司戎太常伯、永安郡公姜恪同东西台三
品。辛未,东都造乾元殿成。闰月癸酉,日有蚀之。四月丙午,曲赦桂、广、黔
三都督府管内大辟罪已上。丙寅,讲武邙山之阳,御城北楼观之。戊辰,左侍极、
仍检校大司成、嘉兴县子陆敦信为检校右相,其大司成宜停。西台侍郎孙处约、
乐彦玮并停知政事。
五月辛卯,以秘阁郎中李淳风造历成,名《麟德历》,颁之。以司空、英国
公李勣,少师、高阳郡公许敬宗,右相、嘉兴县子陆敦信,左相、钜鹿男窦德玄
为检校封禅使。六月,鄜州大水,坏城邑。秋七月,邓王元裕薨。
冬十月戊午,皇后请封禅,司礼太常伯刘祥道上疏请封禅。癸亥,高丽王高
藏遣其子福男来朝。丁卯,将封泰山,发自东都。是岁大稔,米斗五钱,麰
麦不列市。十一月丙子,次于原武,以少牢祭汉将纪信墓,赠骠骑大将军。庚寅,
华州刺史、燕国公于志宁卒。十二月丙午,御齐州大厅。乙卯,命有司祭泰山。
丙辰,发灵岩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