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5章 狐鸣狗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总第15章 狐鸣狗盗 (第2/3页)

姐天资聪颖,加之勤学不辍,正所谓‘天道酬勤’,成功想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愿如此,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很多事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我只想竭尽所能,问心无愧即可。”公孙大娘如是言道。

    公孙管家听闻此言,也不禁为公孙大娘的勇气和豁达而暗暗折服。

    公孙管家侍立一旁,这昔日武林大豪,粗犷之人,少年时只知道舞拳弄剑,自从归隐后,他跟随公孙大娘多年,耳濡目染,已然略知女人心思,他不由说道:“境由心生,小姐不必过于为将来过于担心,须知万事欲速则不达。随遇而安,方可路到桥头自然直!”

    公孙大娘道:“您说的是,也许是我多虑了。”她转而道,“您早回房歇息吧,明日一早还须陪我去府衙拜见万木春大人,商量千秋节表演事宜。”

    公孙管家闻言会意,缓缓退出房间,轻轻拉上了房门,他轻叹一口气,往自己房中走去。

    就在公孙大娘所住房间隔壁,月娥眉取出爱琴,置于茶几,轻轻抚摸,眼中竟有无限柔情,烛光下,朱红色的凤仪琴琴身古朴而又散发出淡淡的光华,似乎有一股灵气在其中跃动,佳人手指轻轻拨动几下,琴音便铮铮相和。

    月娥眉不由兴起,她十指轻挥,一曲低缓轻柔之《明日歌》顿时流泻满屋,穿墙透壁而去,这琴曲缠绵悱恻,似在诉说江水东流,红日西坠,朝暮交替,春去秋来,时间易逝,年华易老,眼前光阴,且行且珍惜。

    月娥眉跟随师傅习琴多年,此次机缘巧合,受公孙大娘聘请,与之来到凤翔,她也要趁机探寻自己的身世之秘。

    十六年前,清溪散人路过峨眉山脚下的清溪河,在清溪河畔的树林中听闻婴儿啼哭,她循声而去,发现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婴躺在襁褓之中,捡到女婴的那晚,峨眉山的天空上弯月如钩,而那女婴眉如弯月,又有着一双碧蓝色的眼睛,看面貌不像中原之人,却极像胡人之后,而胡人中多有月姓,因此,清溪散人给这个女婴起名叫月娥眉。

    月娥眉在峨眉山长大,从小快乐无比,痴迷琴艺,直到她拜当代名师董庭兰为师,学成归来后,清溪散人才告诉了她这些秘密。

    自此,月娥眉才多了一些烦恼,时不时的总想着如何才能弄清自己究竟是谁,明日,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想了片刻,月娥眉收回思绪,小心翼翼的把宝琴纳入琴囊,转而来到内房。

    凤仪楼的客房设施齐备而豪华,宽大又整洁,只要出得起价钱,所住之处必定客房、卧室、单人浴室,一应俱全。

    内房中央竖着一扇巨大的杉木翡翠屏风,上面刻有金龙玉凤图,但见凤展翅,龙从云,龙凤呈祥,雕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显得华丽非凡。

    屏风后的红木香樟浴桶里早已盛满了热水,木桶四周一片雾气腾腾,桶里不但水汽蒸腾,水面还铺满了密密的一层名贵的粉色玫瑰花瓣,使得房中芳香四溢。

    公孙大娘与月娥眉二女在凤翔府技惊四座,全城闻名,入住凤仪楼,与初入住时籍籍无名所受的待遇截然不同。

    为了一睹“舞魁”风采,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差点儿把凤仪楼的门槛踏破了,凤仪楼的所有房间预订一空,而光顾凤仪楼用膳的人更是排起了长队。

    客店里的老板和伙计当然视公孙大娘和月娥眉为财神爷,因而围着二女鞍前马后,自然服侍得十分周到。人情世故,大抵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