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章三十四 游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章三十四 游泳 (第2/3页)

事,必要的惩罚还是要的。”

    看着正在招呼老陈准备行李的李从文,杨小央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你们还是过几日再走吧,我好给你们准备些东西。”段青说这话时才有了些公爷的气势。

    ..............................

    安炎二十三年,夏,京城。

    最近学堂来了一个新学生,叫陈康。

    学堂里的少爷们不知道是哪个陈家出来的,只知道他是李相介绍来的。

    问了李家的长子李运先和次子李思哲,他们也不清楚,只说是李相从关中带回来的。

    李运先七岁了,是最受先生喜爱的学生。

    他各家经典倒背如流,还能吟诗作对,但是李相说这孩子只会读书但不会做官,已经被带回去自己教导,说要看看还有没有救。

    所以陈康就一直跟着李思哲,李思哲走到哪他也走到哪,李思哲看什么书他也看什么书。

    李思哲和他哥哥都是性子极其温和的人,虽然有些烦恼,还是对陈康多有照顾。

    原本李运先走后李思哲就成了先生最爱的学生,现在又多了个陈康。

    陈康虽然书背的没有李家兄弟好,也不会作诗,但先生喜爱他的积极进取,不怕犯错。

    陈康时常要在学堂里找先生请教,遇到见解不同之处还会与先生辩论,直到自己真的懂了以后才向先生道歉并且致谢。

    先生也从来不怪他,反而要学堂的学生们学习他,说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李思哲和陈康在别的学生眼中完全就是两类人,一个温和一个激进,一个知礼一个无礼。

    今日先生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说如果战乱结束以后让各位去当地方的刺史他们会如何治理州县。

    学生们都是大家子弟,对于地方治理从父辈那里听来不少,都说要多多开垦农田,减少赋税劳役,粮食越多越好。

    李思哲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有陈康说农田不要开垦太多,粮仓的存粮足以应对两年的饥荒就好,然后让没有多少地可种的农户都去养鸡鸭。

    有学生不同意,说光吃鸡鸭怎么行。

    陈康说只要把鸡鸭和蛋卖给大户人家,自己再去买粮吃就可以。

    还说最好能让南方多的吃不完的稻子运到北方,这样大家只靠卖东西不用种地也能活的很好,官府还能收到不少商税。

    学生有些不服气,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哪里有人不种地也能吃饱饭的?但是要说陈康错他也找不出理由。

    先生没有评价陈康的方法,只是第二天陈康再也没有来过学堂。

    听说和李运先一起接受李相的教导去了,只有李思哲老老实实的上完了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