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封号——大楚 (第2/3页)
是在这些武将中显得是那么的显眼。
“二哥!你也来了?”少年快步上前向着李宽微微躬身,然后出声说道。
“原来是老三啊,怎么我不能来?”李宽看着这个长得挺拔高挑的兄弟,不由出声反问道。
“小弟绝无此意,只是二哥一向不喜这样的场合,今日见到方觉惊诧!”少年回答的不卑不吭。
“嗯!今天不仅仅我来了,还有其他的兄弟都会来!”李宽说了这么一句就不再多言,因为聪明人这样的提示就已经足矣。
果不其然,长衫少年也就是李二的第三个儿子,现在的蜀王李恪顿时面色微转,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眉头微皱了一会儿,然后骤然松开:“多谢二哥赐教,小弟早该想到的,既然二哥都到了,那么其余的兄弟多半也会来了!父皇是不是?”李恪带着一丝问询的目光看向了李宽。
李宽没有答话,只是微微颔首表示回答,然后李恪顿时不再言语,只是在眉宇间显示出丝丝的向往,或者说还带着一丝的难言的莫名情绪。但是他却没有说出来,而是就这样迈步站在了文臣的次席,位于长孙无忌之后。这就看得出长孙无忌这个家伙其实在朝中的地位是多么的超然了。当然,长孙无忌也不是那种居功自傲的傻瓜式的人物,他微微侧身,然后稍稍后退了一些,这样他就和李恪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不动声色的给李恪卖了个面子。
果然见到长孙无忌的识趣,在队伍中很多目光微微带着丝丝不满的官员顿时收敛了那种不怎么友好的目光,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起来,这些人是朝堂中前隋坚定的拥护者们,他们现在虽然是大唐的臣子,可是在他们的心中前隋还是占据着不小的地位,这李恪身具前隋和李唐的皇室血脉,在他们的眼中这是是最好的皇室继承者,所以这些人在皇宫中那位的联系串和下在立场上开始倾向于李恪了。
长孙无忌知道现在前隋的遗臣在朝堂之上还是有着很大的权柄,而且这些人习惯的抱团,让他们的话语权在朝堂文武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所以微微的一个细小举动结下善缘,然后以他的长袖善舞定然会在其中找到盟友,从而分化这些人,为以后自己那几个外甥顺利继位埋下伏笔。
时间悄悄地流逝,不一会儿太阳就跳出了云层挣脱了朝霞的遮掩,撒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就在这个时候。朱雀门的大门发出咯吱的声响,伴随着守城军士的那一声:“开城门了!”文武百官纷纷整理好身上的朝服铠甲。然后沿着朱雀门的城门洞走了进去。
“宣,文武百官觐见!”随着一声太监的尖锐嗓音。朝会开始了,立政殿的门前,文臣武将分成两列,纷纷向前拾阶而上。只是这两列队伍实在是有些长了,定然有一部分人会站在殿外。可是朝会还是会继续,他们这些品衔不够的,就只能做一次旁听生了。
“拜见圣上!”大臣们躬身行礼,声音震得整个大殿的穹顶都要被掀翻了。
李二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里边很多人都换了,少了很多人,也多出了许多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