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贺礼(四) (第2/3页)
一面,辅机,你来给大家读读!”李二一边回答长孙的问题,一边向长孙无忌吩咐道。
长孙无忌听闻李二传唤,从群臣中走了出来,走上台阶,双手接过李二递来的卷轴,慢慢展开,并用声情并茂的声音开始念读出来:“近日欣闻陛下荣登大宝,心中甚是喜悦,但吾等皆是闲云野鹤之人,不喜朝堂约束,遂命门下劣徒献上薄礼一份,往陛下勿要怪责,吾之后辈,有一师侄,名唤杜牧,其有大才,作有《阿房宫赋》一篇,深得吾等兄弟至心意,今日献于陛下,望陛下以天下百姓为念,勿做那胡亥,杨广之事。”
这第一段就是说这份卷轴其实是一个名叫杜牧的人所作的一篇文章,是李宽老师的师侄,也就是李宽的师兄写的,希望李二能从中看出一些道理,为天下百姓多做些好事,不要向胡亥,杨广那样残暴。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长孙无忌开始念起了正文,这一念,全场就安静了,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哪怕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莽夫也都自觉地闭上了那爱嚷嚷的嘴。整个御花园就回荡着长孙无忌的高亢的声音,开篇这四句大气磅礴,前两句寥寥几字就将秦皇横扫**的霸气与威风勾画得淋漓精致。而后两句就将阿房宫的雄伟表现了出来,整个蜀地的山都变得光秃秃的了才将阿房宫修建起来,可谓是大手笔,大气魄。
所有人都听了进去,所有人都在心里构建出那宏伟的阿房宫,但是却在那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万丈高楼倾塌于一夕之间,在那一刻所有人都觉得有那么一种惋惜,还有轻松。这阿房宫虽雄伟壮丽,却是建立在六国之人的痛苦之上,建立在那骄奢淫逸的享乐之上的一个最为代表的建筑,塌了就代表着这种肆意妄为不惜民脂民膏的行为是错误的,诸多大臣从中品味出了许多的道理,同时那些世家大族中人却又在心中惭愧,他们与这文中所说的秦人区别已经不大,难道……
李二闭着眼睛等着长孙无忌念最后一段,也是他感触最深的一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长孙无忌一口气将这最后的一段念了出来,心中那提着的那股气也松了下来。这一段是那样的**裸,是啊!要是六国都爱护自己的百姓,而不是贵族只顾自己利益而牺牲了全国百姓的利益的话,那么秦国还能顺利的灭掉六国吗?要是秦国在灭了六国之后,不那么娇奢淫逸的自毁长城,那么还会覆灭吗?当今这天下还会使他们这些人的吗?这样深刻的教训怎能让长孙无忌不心中忐忑。
“诸位爱卿,觉得这篇文章如何?是不是说到大家的心上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篇文章说得朕是冷汗直冒。这天下是安定了,可是真的就稳固了吗?真的就没有那属于大唐的楚人,将朕的这立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