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九二章 晋国有新锐(一) (第2/3页)

月二十六日深夜杜预就给洛阳朝廷报送了子午谷被突破,同时战机出现的消息。这样的消息最迟也就是七月二十九日就能送到司马炎的案头。那么为什么整整十天,洛阳朝廷没有反应呢?

    有反应,而且反应很大!

    二十九日中午,杜预的使者进入洛阳,在把急件交出去的同时就昏死了过去。而接到消息的裴秀不敢怠慢,马上进宫面见了司马炎。君臣二人一合计:完了蛋了!现在洛阳没兵!

    说起来,自265年魏晋完成禅代后,晋国中央又努力的把洛阳中军恢复到了十五万。这时候怎么会没兵呢?

    西陵之战后,上庸三郡乱起,陈骞带走了两万。

    关彝、姜维北伐,司马邕、石苞先后带走了八万。街亭失守后,又增兵三万。268年东吴北伐发动,扬州那边又补充了一万——整整十四万。

    在这期间,洛阳方面把青徐军团彻底抽干,重新把洛阳中军稳定在四万左右——数字还算可以,但战斗力就真的不值一提了。

    但是现在,当杜预的急报送到洛阳的时候,洛阳有多少兵马呢?除了宫城的一些防卫军以外,真正的野战军数量是:零!

    剩下的四万去了哪里?荆州!

    事情还得从扬州那边说起。

    268年七月十八日,晋帝国扬州兵团司令官卫灌,在吴军主力围攻合肥三月不下,已经精疲力竭的时候集中主力发动了反击。

    这一次的反击相当的成功,一方面是吴军顿兵坚城之下的时间太长,士气低迷。一方面是东吴内部许多世家希望本国战败好就此撤兵止损——止住他们自己私兵的损失。所以卫灌的这次反击得到了东吴部分世家的有力配合——让出了部分防线。

    在这次反击中,年仅二十一岁的孟观孟叔时表现极为抢眼,他的一万骑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雨夜,借着雷鸣电闪掩盖了马蹄声而衔枚急进。趁着卫灌、桓颢的兵团在北面与吴军厮杀正酣,丁奉的注意力完全北移的关键时刻,从西侧插入吴军仲部,由此引发吴军混乱。之后再加上部分世家大族的私兵在内部积极配合,最终导致吴军总崩。

    这一仗,开始于卫灌和桓颢率兵与吴军正面交战的七月十八日。终止于七月二十日。十五万吴军最后被晋国骑兵一路追杀到了长江边上,得到钟会率领的羽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