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修车厂的吴顺友(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开修车厂的吴顺友(上) (第2/3页)

了些二手家伙什儿就把买卖给支了起来。

    结果买卖开张了才发现,现实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过往车辆,有小毛病的根本不会在他这个乡间野店儿里修。

    偶尔遇到个大毛病路上趴窝的,多半时候他又没那本事修。

    唯一能挣点钱的活儿,就只剩下补胎了。

    爆胎漏气其实是个小概率事件,不过省道上必要的监控和清理维护严重滞后。

    过往车辆,尤其是重型车辆,超载、超高、没有按要求罩网固定的比比皆是。

    这就造成了路面上到处都是碎石、烂木头、铁屑、玻璃。

    车行驶在路上,稍不留神轮胎就得吃不住劲。

    可扎胎的情况虽多,却遍布在整天线路上。真正落在吴顺友手里的,一个月也没几个。

    毕竟欠着饥荒呢,时间一长吴顺友就动起了歪心思。

    通过观察,他发现最容易扎胎的,就是车床厂或是铁制品加工厂下来的边角料和铁刨花。

    那玩应儿只要支棱在路面上,车轱辘一压,十辆里最少有三辆吃不住劲。

    于是,他从废品收购站里买了几袋子铁刨花。谁也没告诉,晚上偷摸的往公路上撒路一袋。

    那些棱角锋锐的铁刨花,确实非常容易割穿汽车轮胎,不过效果不稳定。

    割的严重的,跑不了几步车胎就瘪了。轻来轻去的跑出几十公里,才会逐渐亏气。

    也就是说,吴顺友费劲心思的“创造商机”,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便宜别人家的买卖。

    可那时候穷啊,一个月平白多出来十几二十单补胎换胎的生意,他还是挺满足的。

    不过,捡钱有多容易,风险就有多高。

    省道上跑的可不止是货车,小车也不在少数。

    小车和货车可不一样,货车自重在那摆着,车身稳当。

    而且轮胎多,只要不是车速太快,爆上一两个胎,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小车不行,自重轻还就四个轮子。一旦忽然爆胎,经验稍微差些的司机都处理不好。

    再赶上速度快一些,冲下路基翻车打滚,那绝对是会要命的。

    小半年内多次出现重大事故,该路段的情况终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

    基本没费什么功夫,吴顺友的修理厂,就落入了侦办人员的视线。

    原因很简单,事发路段周围穷乡僻壤的,就这么一家修理厂。

    不怀疑他怀疑谁呀!

    吴顺友心里非常清楚,这事儿要是坐实了,不说多大罪过,只罚款和赔偿就能压死他。

    所以,被警察拘回去审了好几天,硬是咬死了说什么也不认。

    如果硬说他有错,也只不过是补胎、换胎价钱要的高点儿罢了。

    也是吴顺友运气好,正赶上国家修订刑罚,从有罪推论变为无罪推论。

    办案的警察调查了近两个月,愣是没找着吴顺友的犯罪证据。

    只能抓住他索要高价修理费,多次带领手下工人围殴对维修价格不满的外地司机。

    以及修补重度切割伤,本该报废的轮胎,高价卖给过往司机获利这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