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凌晨的猎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凌晨的猎杀 (第2/3页)

不得全程都跟教科书一般。

    而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小组,行动时是不可能如此程式化的。

    本分的就像电影里特警队攻击罪犯老巢,一帮人全程躬身拘枪,严格按照战术大纲,梯次掩护下小碎步不断的往前倒腾。

    不是说这样做部队,而是太累了。

    演习时长四十八小时,现在仅仅才刚刚开始。

    真正实战经验丰富的小组,会在行动中张弛有度。根据行动阶段的危险程度,不断的调整状态,或是轮班休息。

    不然就前面小组这种搞法,除非一个个的全都是超人附体,不然就根本就坚持不了太久。

    一旦进入持续交战状态,短时间内又无法结束或脱离,体力和精力不可能跟得上。

    时间过了凌晨四点,东方的山线不知不觉间泛起了青光。

    五个暗戳戳的身影,正分布在混编师装甲团阵地外围,借助地形和林木间隙,悄悄的观察一切能够观察到的细节。

    对与他们来说,眼下是最好的时间点。

    天色刚刚透出微微的亮光,能够在相对较远的位置上,看清密林中和山坳里的种种细节。

    而亮度不足,又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装甲团的所有战车都处于伪装状态,有缝隙的钻缝隙,没有缝隙的挖战车掩体。

    上面伪装网一遮,所有作战人员猫在车里养精蓄锐。

    只等出击命令下达的一刻,瞬间就可以做猛虎出笼状直扑“敌人”。

    战车的伪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空中侦查。

    至于来自于地面方向的侦查,是由外围的反渗透部队,以及隐蔽在阵地四周的警戒哨来承担的。

    所以红方的作战小组一旦渗透进了阵地边缘,并避开了山林中零散的暗哨,就能够从各种细节中收集到想要的情报。

    这个工作说的简单,但做起来可不轻松。

    在我军的编制中,一个满编装甲团下设五个营,两个装甲营、一个机械化步兵营、一个火力营和一个个防空营。

    除非是大兵团协同作战,不然如此多的战车和人员,不可能聚在一起。

    尤其是眼下处于野外待命阶段,都是以营连为单位,在一片大的范围内分开隐蔽。

    想避过各种明岗暗哨,搞清楚每个单位在哪里,整体是如何分布的,尤其是团指和通讯核心的位置。

    对于一个只有五人的战斗小组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

    但眼下这种有利于观察和隐蔽自身的时间段有限,他们又必须尽快。

    所以,只能分头行动,尽量仔细全面的掌握情报。

    这样才能在随后的精确打击中,做到以最低的“成本”收获最大的战果。

    五人中的狙击手,在一番极为谨慎的迂回穿插后,终于摸到了机械化步兵营右侧的次高点。

    之所以选择次高点,是因为高点上必然有蓝方的暗哨潜伏。

    趴伏在高处,借助瞄镜进一步观察步兵营战车的分布。

    于之前在低处观察到的情况相互印证后,从侧袋里掏出小本本做好记录。

    而后缓缓后退,准备绕过山梁,侦查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