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出意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不出意料 (第2/3页)

的扇形范围。

    由此推算,类似的中继箱应该还有六个,总数加在一起,就是九十到一百二十枚监控终端,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外围监控体系。

    再加上刚刚飞过的无人机,整体监控力度之大,就不用多说了。

    而且,这还是距离核心区域七到十公里范围内的最外围监控手段。

    再往里面靠近,难度只会越来越高。

    对于刘毅来说,眼下最大的问题是身上穿的丛林作战服。

    说是“丛林作战服”,其实是户外用品店买的样子货。

    上面的迷彩印花虽然对肉眼有一定的欺骗能力,但材质和印染技术根本就不妨红外探测。

    刚刚遇到的是主动红外设备,因为刘毅的眼神好,及时避开了。

    再往里面走,如果有隐蔽的被动红外探测,或是其它搞技术含量的警戒设备,刘毅不敢保证每一次都能够即使察觉。

    短暂的犹豫了一阵,还是选择了暂时退走。

    毕竟对方既然在目标地点周围下了这么大的功夫,短时间内就不会再次转移。

    可如果刘毅不小心引起了他们的警觉,那后面的事可就不好说了。

    打定主意后,刘毅小心的恢复了继电箱周围留下的痕迹。

    然后沿着来路折返,在大约凌晨四点的时候,终于回到了车里。

    第一时间换下身上的行头,打包塞进后备箱里,驾车返回市区,随便找了间酒店住下。

    将发现的情况向国内做了汇报后,根据命令蛰伏起来等待后续指令。

    三天以后,刘豫铃和蔡阿伦带着国内走邻国渠道寄到的航空包裹,赶来和刘毅汇合。

    再加上刘毅从当地掏弄到的零散配件和国内发过来的控制程序,三人在短租房里鼓弄了一天多,终于搞定了需要的装备。

    当夜幕再次降临,刘毅开车,载着刘豫铃和蔡阿伦再次出发。

    藏好车后,背着装备的刘毅先把刘豫铃和蔡阿伦送到了预计中的高点。

    观察了一下山顶的环境和山石结构,在相对低点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让两个人容身。

    而后小心的上到最高处的山石缝隙中,架设好了定向天线并做了伪装。

    叮嘱了二人一番,背着需要的装备钻进了黑黢黢的山林当中。

    对刘豫铃和蔡阿伦来说,伸手不见五指且遍地灌木藤蔓的老林子,是根本无法正常行走的。

    但对与刘毅来说,却是一件几乎可以用简单来形容的事情。

    尤其今晚的行进路线,对他来说还是条“老路”。刘毅只要注意隐藏行迹,外加留意有没有新增的警戒措施就好。

    照上一次快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刘毅再次出现在了继电箱处。

    耳朵听着周围声响,手头熟练的打开了箱门,

    用手持设备检测了一阵后,找到了一条负载最低的分项供电线。

    确定了供电线的走向后锁好箱门,用手持设备隔着薄薄的土层跟踪供电线的走向。

    期间再次碰到了空中有无人机巡航,不过早有准备的刘毅第一时间进行了规避。

    等无人机远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