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排查进行时(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排查进行时(上) (第1/3页)

    武警有特战队,所以国安方面并没有打算借用海军特战旅派来保护秦院士的人手。

    一方面是因为保护秦院士从某些方面上说,比逮捕岛国特工更为重要。

    另一方面,相比于更加注重野战的军方特战队员,城市复杂环境下,武警特战队的针对性训练要更为全面。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城市环境下的狙击,因为地形条件的限制,大多为一百五至三百米左右的高精度射击。

    超过五百米的时候极少,六百米至八百米几乎没有。

    而且,武警特战队中的狙击手,通常都是打配合的。

    通常需要他们出手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歹徒劫持人质,在谈判无果强攻风险过高时果断击伤或是击毙。

    另一种情况是,掩护突击行动,必要时清除有威胁的目标。

    这个“清除”,在很多时候也不是击毙,而是击伤使目标,使其无法作出伤害警员或是群众的行为。

    这是职业属性决定的,毕竟警.察主要目标是疑犯而不是敌人。

    所以,行动的目的以逮捕为主,而不是击毙。

    这就导致武警特战队中的狙击手们,实战中.出手的机会非常有限。

    尤其是中远距离,哪怕是最优秀的狙击手也会信心不足的情况。

    狙击这个专业就是这样,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你训练时靶子打的再准,实战时没有信心一样白扯。

    但这次的行动非常特别,面对的目标不止是境外谍报人员,而且还是杀手。

    精于搏杀技巧,还持有武器。

    并且悍不畏死,有能力将搏杀技能和武器威力,最大化发挥出来。

    这种嫌疑人,在以往的行动中是极为罕见的。

    导致警方即使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把握保证能够顺利逮捕。

    就算最终全部抓获了,也可能会付出重大伤亡。

    伤亡不怕,毕竟穿上警服就没有惧怕牺牲的道理。他们担心的是,即使付出巨大伤亡,最终还是无法留住对方。

    一旦被目标嫌疑人冲出布控范围混进人群,后果就太可怕了。

    这就需要一个在必要时刻,有能力在复杂环境下,果断击毙逃逸目标。

    这个时候,他们想到了刘毅。

    没人知道刘毅的狙击水平到底有多高,但是他们非常确定,上面派来的保护秦院士的这个特战小组,一定是当下国内最优秀的军人。

    而刘毅身为这个小组中的狙击手,也一定是最优秀的。

    除了凭经验推断外,还有三点佐证。

    其一是,小组在到位第一天遭遇岛国间谍时,不但配合默契,出手也极为果断。

    几次开枪都是在复杂环境下,经过时候调查,基本可以说拔枪就打,不单毫不迟疑,而且枪法极为精准。

    换做任何一名警.察或是武警特战队员,面对晚高峰时段满大街的人和车,都不敢表现的那么自信。

    其二是,小组的正副组长负伤住院。在海军特战旅的四个精锐小组到位后,居然要接受余下几名组员的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