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梯次防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梯次防御 (第3/3页)

肯定是在利用狙击手,远距离压制我方观测视野,为即将开始的突击作战,尽量争取距离上的优势。

    而对方大队人马赶到后,却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很可能是长途奔袭后,在短休恢复体力。

    将这些判断综合在一起,说明敌人已经通过某种渠道,观察到或是知道前面有我方的埋伏。

    不然,以对方之前那三组尖兵的表现看,早就推土机一般的冲上来了。

    将西侧正在隐蔽前进的敌人,交给其它观察手盯着。刘毅的观测视界,开始沿着对侧山线向上移动。

    敌人既然将打击目标,放在我方中高点位置的观察手身上。

    那么狙击位必然不会太低,不敢根本没有射击角度。

    依照这个思路,刘毅首先排除了低点,又排除了容易被盯上的最优狙击位。

    沿着山势在疏密不一的林间,寻找敌方狙击可能留下的踪迹。

    视野逐渐延展到了,一千二至一千四百米的距离上。

    高倍视野下,刘毅的观察范围非常小,但他却耐性十足。

    十多秒后,一颗树冠上的积雪,明显要少于周围其它树木的松树,落入了刘毅的视野中。

    缓缓下移镜头,在树干底部,发现雪地上隐约有被压实的痕迹。

    这里应该就是,敌方狙击手之前的狙击阵地。

    不过,现在可能是因为没有新的发现,已经转移了。

    转移方向肯定不会向下,所以刘毅的枪口,沿着山线继续上移。

    视界逐渐接近山顶相对陡峭的区域后,稍缓的一块坡度上,一点不协调的白色突起,吸引了刘毅的注意力。

    微调焦距后,确定那是一个正瞄向自己这一侧,山脚线方向的枪口。

    看了眼标距,足足有一千三百米。

    超出了SVD的最大杀伤范围不说,此时还是侧逆风。

    而且,两个山头间充满了时时都有变化的乱流。

    条件综合在一起,刘毅根本没法打掉对方。

    稳住心态继续观察了一阵,按下通话键:“西侧山脚及中段各战斗小组注意。

    敌方狙击手在对侧顶高点,右七度的缓坡反斜处,距离一千三,注意规避视界。”

    “一组收到~”

    “二组收到~”

    “三组……”

    构起西侧防御的三个小组,纷纷作出回应的时候,刘毅已经撤身,利用背坡的掩护,迅速向右侧穿插。

    途中观察了下,第一道阻击线的预留撤退通道。

    按下通话键说:“那帮毛子休息了这么长时间,一会儿冲起来肯定特别猛。

    咱们三个方向撤退得同.步,腿脚稍微慢点搞不好就得被围。”

    “你有什么好建议?”书生低声询问。

    “别的小组我不了解,撤退时可以让第一组先一步动。

    半路上构起临时狙击阵地,哪面慢了可以接应一下。”刘毅建议道。

    “明白,摩托带一组在东侧内坡待命,哪面慢了都可以快速接应。你现在什么位置?”书生询问。

    “往东面转移呢,西面有人往近点摸,东面多半也有。”

    “你小心点儿,毛子的狙击手都扎实的很。”书生提醒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