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生死看淡 (第2/3页)
感觉到胸腹中有如此暖意,四肢百骸暖洋洋的,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
看他情况好转,杨逍也收功站立,等到张无忌醒来之后,杨逍说道:“没有想到你的寒毒竟然已经如此之深了,想来也不过半年时间就会寒毒攻心,无药可医了。”
张无忌刚才虽然寒毒发作,痛不欲生,但还是知道是面前的杨逍出手相救,他当下起身对杨逍拜谢道:“多谢杨伯父!”
杨逍对他说道:“你不用谢我,你的狠毒,我只祛除得了一部分,勉强压制住短时间内不会复发。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到下次再复发的时候,当真是大罗神仙也无救了,真是可惜啊,可惜。你这一去身上背负的血海深仇,也不知道何时才能抱啊!”
张无忌听得杨逍这样说,也是心头一阵惆怅,只感觉人生无常,心头忽然涌起三句话来:“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这三句话出自《庄子》。张三丰信奉道教,他的七名弟子虽然不是道士,但道家奉为宝典的一部《庄子南华经》却均读得滚瓜烂熟。张无忌在冰火岛上长到五岁时,张翠山教他识字读书,因无书籍,只得划地成字,将《庄子》教了他背熟。
这四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寿命长短,是勉强不来的。我哪里知道,贪生并不是迷误?我哪里知道,人之怕死,并不是像幼年流落在外面不知回归故乡呢?我哪里知道,死了的人不会懊悔他从前求生呢?”
庄子的原意在阐明,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死其实没甚么分别,一个人活着,不过是“做大梦”,死了,那是“醒大觉”,说不定死了之后,会觉得从前活着的时候多蠢,为甚么不早点死了?正如做了一个悲伤恐怖的恶梦之后,一觉醒来,懊恼这恶梦实在做得太长了。
张无忌年纪幼小,本来不懂得这些生命的大道理,但他这几年来日日都处于生死之交的边界,自不免体会到庄子这些话的含义。
他本来并不相信庄子的话,但既然活在世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自是盼望人死后会别有奇境,会懊恼活着时竭力求生的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