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生命微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三十二章 生命微瑕 (第1/3页)

    陆微别和薛绵绵约在了周三。

    周三上午,陆微别来三医院接薛绵绵出院。刚出医院大门,就冷不丁地接了隔壁单基因病部门负责人老胡的一个电话。

    俩人并不相熟,肯定是公事。陆微别示意薛绵绵回大厅坐着等她一下,自己到安静一点的地方接了电话。

    事情是这么回事。

    三医院的儿科主任陈雪的丈夫付由,49岁,一个月前,断断续续觉得恶心、想吐,去医院做了检查。

    本以为就是个胃炎而已,没想到是弥漫性胃癌晚期。

    陈雪是学医的,知道这病预后极差,非同小可,立刻安排他住院,做了全胃切除手术。

    全胃切除术后,付由的小肠和食道被直接连在了一起,碱性的肠液和胆汁往上反,烧得他嗓子难受。

    两人有个女儿,只有二十一岁,还在上大学,并不知道父亲的病情。

    更可怕的是,部分弥漫性胃癌是可以遗传的。

    人体内的CDH1基因,若出现致病性突变的话,人就有很大概率患上这种弥漫性胃癌。这种遗传性的癌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意味着携带这种突变的双亲,有50%的概率将这种突变遗传给他们的后代,让他们的后代也成为这种病的高危人群。

    陈雪不敢马虎,确诊的时候就抽了付由的血液送样,又找了同事帮忙,假借体检的名义取了女儿付冰的血样,一起送去做了基因检测。

    而今天一早,陈雪收到了两人的基因检测报告。他的СDH1基因上有一个疑似致病的突变。

    由于很多突变是独自发生在某一个家系中的,而这一类疾病的发病率又非常低,因此,不是所有的罕见突变都可以被准确地区分为致病、不致病。

    所以,一般而言,会将突变的致病性分为五级,致病、疑似致病、意义未明、意思良性、良性。根据每个突变的生物学特性,和以往的病例报告,可以对一个突变的致病性进行判读。

    付由的这个“疑似致病”,就是致病性证据相对明确,但又不敢完全肯定的那一档。

    而付冰的检测报告显示,她也携带了这个疑似治病的突变。

    这对于陈雪而言,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由于弥漫性胃癌早期发病隐匿,完全没有症状,胃部细胞形态改变也不明显,就连胃镜检查也常常遗漏,因此,如果想要预防这个疾病的发生,只能够进行预防性的全胃切除。

    全胃切除有一揽子的后遗症。

    她可能像父亲一样发生反流,也可能经常腹泻,可能出现腹部不适、心慌头昏等倾倒综合征的症状,可能发生贫血和营养障碍,更不要提,这意味着女儿一生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陈雪一方面心疼女儿,一方面又怀揣着一丝侥幸之心,希望这不是一个不致病的位点。

    陈雪一边要照顾痛苦的丈夫,一边要想办法瞒住女儿,疲于应对,这段时间早已非常疲惫,现在拿了这个报告,整个人的颓丧都写在了脸上。

    老胡今天来跟她谈合作,看她脸色不对,问了两句,就知道了这个事儿。

    他一听这事儿,立刻就推荐了“半仙”陆微别。

    “这事儿我倒是能接,但是我得见着人才行。你知道的,我只做面对面咨询。他们要瞒着女儿的话,这事儿不好办啊。”陆微别对救人这事总是来者不拒,可这次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