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马氏五常 (第2/3页)
大军之精锐非我江南之兵可比,如此之势便是你我加上徐元直恐亦无计破之。”
诸葛亮见劝说不动庞统,也就不好再说些什么。刘度身旁还有贾诩这个时不时献毒计的老狐狸,想来自保不成问题。
诸葛亮能做的是尽量将荆襄的人才弄来,不能让他们落到曹操手上。诸葛亮知道庞统善于知人,便问襄阳还有哪些人才。
庞统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孔明,你可往襄阳马家一观。”
诸葛亮于是辞别了庞统,来到了襄阳宜城马家拜访,马家是宜城的世家大族,听闻卧龙之名,马家长子当即带着几个弟弟出门来迎接。
其中就包括马良,马良排行老四,字季常。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
诸葛亮看到马良时,当即就对马良产生了兴趣。通过一番交谈,诸葛亮才了解到马玄、马康、马津三人都已出仕,在襄阳担任属官。
只有马良和马谡两人尚未入仕,马良见诸葛亮亲自登门,拱手拜道:“卧龙先生贵为刘皇兄帐下军师,今日来我马家莫非是为征辟我兄弟几人?”
诸葛亮笑道:“季常所料不错,方今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危在旦夕。我主刘君礼心系百姓,不忍荆州百姓遭战乱之苦,欲起义师以抗曹兵,然势寡力孤。亮久闻马氏五常之名,今特来请诸位襄助我主。”
“蒙孔明先生错爱,只是良才疏学浅,恐无以为报。”马良对刘度很有好感,他未加冠,还不想出仕。而且局势尚不明朗,曹操与荆州联盟谁胜谁败还不知道。万一曹操赢了,马家因为弃曹操而归刘度,必然要迁怒马家。
世家大族的子弟总是会把自己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诸葛亮看出了马良的担忧,他还是希望马良能再考虑考虑。
诸葛亮起如厕,路过一庭院见到院子里有一名少年在背诵兵书,“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诸葛亮观察那少年,只一眼就吸引了他,少年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和自己年轻时很像。而且他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竟能将《孙子兵法》倒背如流,不禁连连称奇。
诸葛亮走过去和他打招呼:“公子是何人?为何在此背诵兵书?”
“在下马谡,字幼常。阁下可是孔明先生?”马谡见诸葛亮过来,朝他拱手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