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4章 养精蓄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4章 养精蓄锐 (第2/3页)

分自信,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多少戎狄蛮夷被汉文化同化。甚至那些戎狄建立的朝代,统治者也主动要求学习汉人的文化。

    江东兵戈未息,人口增长还是不够快,土著人也是重要的人口资源。韩玄索性下令在夷洲建立夷州刺史府,任命吕岱为夷州刺史,建立劝学、典农、兵事等各类的机关,领导军民对夷洲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韩玄命来人休息几日后,便星夜赶去东冶港口,乘楼船将韩玄的政令下达给吕岱。东南沿海多台风,韩玄又传书给虞翻、贺齐,令他们在沿海地区的港口修建避风港。同时派出兵士开发南海的那些小岛,占领那些小岛,也方便大陆夷州来往船只停靠补给。

    吕岱领导军民日夜不停地建设着夷州,一座座城镇在夷州上落成,汉军和土著人一起开垦着土地。他们修建起了庄园和栅栏,用火把和兵器将野兽赶进深山,韩玄让张仲景派去的医疗特遣队深受当地人的爱戴,他们用先进的医术帮助很多人战胜了病魔,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夷州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夷洲民众也渐渐的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渐渐地走向了富足和稳定。他们真切的感受着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于刺史大人和大汉天子由衷地感激和尊敬。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崇敬的大汉天子只是汉朝小小的一个右将军而已。

    韩玄转而将眼光收回到江东,江东看似地广人稀,实则山川河流湖泊纵横,耕地大多数掌握在江东那些世家大族手中。而新开荒的土地很多被这些世家大族所兼并,随着人口的增长,还是有很多百姓分不到田地。于是产生了很多的流民,流民一多,社会就不稳定,不利于统治。

    韩玄在各地开设的学宫大部分也都是士族子弟入学,寒门子弟能入学的与之相比还是很少。汉朝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察举制一直是韩玄的心病,各州郡通过举孝廉选拔当地的人才入仕,虽然能甄选出一定的人才,但在士族的势力影响下,选拔的大部分是士族子弟,而很多有才学的寒门子弟却无法做官。打个比方,士族的子弟做官后,他们的后代继续做官,长此以往那江东的政局永远也不会变。

    “士族?世家大族?”韩玄反复念叨着,他仍旧举棋不定。

    “怎么了?看你一副愁眉莫展的样子。”陈武走进门来,韩玄拿过板凳让他过来坐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