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景之作——“冀河”级战列巡洋舰 (第3/3页)
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被四号炮塔遮挡,所以三号炮塔的两门主炮无法向正后方开火,其实是无法进行直射。哪怕是进行跨越射击,也会对四号主炮炮塔顶部的瞄准镜产生干扰。
其实,这个设计特点也证明,该舰并没有参照“虎”号,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
受到军备竞赛刺激,而且帝国海军已经明确提出会建造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所以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在当年年底下水,而且在新历71年的4月30日同时完工,在同一天交付给帝国海军。
当时,在为两艘战舰命名的时候,还闹出了一段小插曲。
按照传统,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由皇帝御赐舰名,而且一般使用先皇的年号,或者是重要皇室成员的头衔与名讳,或者是为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先烈,或者是历史名人,而这些名称有鲜明的皇室色彩。
这两艘战舰是主力舰吗?
当时,帝国海军总司令没有奏请御赐舰名。
照这么说,应该归入巡洋舰行列,按巡洋舰的命名原则,也就是用某座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可是,这根本说不过去。
在建造的时候,帝国海军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申请经费,论议两院同样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拨款。
现在,造出来的却是一艘巡洋舰,怎么说得通?
那些从不嫌事小的记者,肯定不会在乎这两艘战舰有多么的巨大,而且通过报纸获得新闻的民众,肯定不会去实地考察。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司令部出台了临时的战舰命名规章,用帝国境内主要河流为战列巡洋舰命名。
毫无疑问,首先采用的肯定是从帝都郊外流过,跟护城河相连的冀河。
按照南北交替原则,第二艘用帝国南部地区流经行省最多的河流,也就是桂江。
对这两艘战舰,帝国海军是相当满意。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75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15.5米
水线长度:205米
型宽:28.2米
吃水:8.5米
定员:880人
动力
锅炉:24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9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29节
燃油:3500吨
续航力:5000海里/12节
武备
主炮:8门350毫米/L45型(4×2)
副炮:16门130毫米/L35型(16×1)
高射炮:4门100毫米/ L40型(4×1)
防护
主装甲带:250~100毫米
装甲隔舱:120~80毫米
甲板:75~50毫米
炮塔:250毫米(正面)
炮座:200~100毫米
司令塔:250~200毫米
主要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狮”级!
正是如此,在“冀河”号与“桂江”号服役后,帝国海军一下拥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冀河”级的强大,归根结底其实是率先采用燃油锅炉。
只是,“冀河”级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舰尾两座主炮炮塔的布局方式就饱受诟病,还有在当时已经落伍的四十五倍径350毫米舰炮。也正是如此,在“冀河”级下水的那年,帝国海军就启动了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并且明确提到了,必须解决“冀河”级上的缺陷。
有趣的是,在要不要建造更多战列巡洋舰的问题上,帝国足足犹豫了两年。
也就在此期间,两艘“冀河”级形成了战斗力,而且在两次舰队演习,以及在海外领地的日常巡逻中,展现出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都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速度与火力的完美结合体。
至于防护,和平时期谁会在乎呢?
正是“冀河”级的出色表现,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战列巡洋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