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七十六章 道路上的铺路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四千二百七十六章 道路上的铺路石 (第1/3页)

    下午,林薇带着团队飞往敦煌。飞机穿越云层时,她收到张雯的消息:非洲联盟正式宣布将微传媒的AR教育系统作为“非洲数字教育2030“计划的核心平台,水果互动在南非的竞标项目因“技术兼容性不足“落选。信息末尾附着一张照片:一群非洲孩子戴着微传媒的AR眼镜,在虚拟的长城上奔跑,他们的笑脸被夕阳镀上金边。

    敦煌研究院的会议室里,数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围着全息投影,仔细查看微传媒技术团队制作的虚拟洞窟。当看到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壁画在VR中动起来时,一位老教授突然红了眼眶:“我研究了一辈子敦煌,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让壁画'活'过来。“林薇注意到他袖口磨破的痕迹,突然想起自己创业初期,为了省下经费,也曾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去见投资人。

    技术对接持续了三天三夜。在莫高窟的数字化工作室里,李寒团队与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专家发生了一次激烈争论。文物专家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反对在虚拟修复中加入任何AI创作成分;而李寒则认为,适当的算法推演可以帮助恢复壁画的原始色彩。最终,他们达成妥协:开发“双轨模式“——专业版保留所有原始数据,供学者研究;公众版则在严格遵循文物保护标准的前提下,允许用户参与基于AI的“虚拟修复挑战“。

    离开敦煌的前夜,林薇独自来到鸣沙山下。月光洒在起伏的沙丘上,如同千年前的丝绸之路在此刻静静流淌。她打开“蓬莱“平台的测试版,戴上轻量化VR眼镜,瞬间置身于虚拟的敦煌夜市。戴着胡帽的商人用全息投影展示着来自波斯的琉璃器,身着唐装的少女弹奏着虚拟的琵琶,乐声与风声在耳畔交织。一个戴着微传媒AR眼镜的日本游客正在用中文与虚拟商贩讨价还价,他眼镜镜片反射出的数据流中,清晰可见微传媒的加密协议标识。

    回到安西的第二天,吴浩收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函件。函件中称,基于微传媒在“文化遗产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