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八章 各谋其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九十八章 各谋其利 (第2/3页)

不但可以保全既得利益,或许还能背靠大树好乘凉,从中土那里获得难以估量的好处,毕竟中土收复安州后,如果接受和承认奚族,允许奚族继续在安州生存展,那对奚族来说就是惊天之喜,奚族不但可以摆脱在列强包围中朝不保夕的恶劣环境,还能摆脱世世代代的贫穷和流离,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如何选择一目了然,对抗不如投降,投降不如合作。现在奚王府还没有失陷,整个城池也只有西城门失守,更重要的是中土主力大军还没有到来,这时候若除阿会氏以外的诸部落联手拿下奚王府,然后拿奚王府与中土人合作,则必然能赢得中土人的好感,能换取自己所满意的利益。

    大家各谋其利,各怀心思,对阿会长盛的反攻决断一致沉默,既不反对,也不支持,消极怠战,顿时就让阿会长盛怒不可遏,但阿会长盛不敢火,不敢咆哮,一颗心直线下沉,一股绝望情绪霎那间笼罩身心。

    事实很明显,辱纥王部的背叛、西城门的失陷,给了大家沉重一击,粉碎了大家最后的希望,信心没有了,士气没有了,斗志更是无影无踪,只剩下死亡恐惧和求生本能。如何求生?无非就是投降,献城投降。奚族本来就是一个松散联盟,大难临头各自飞,阿会长盛不敢奢望诸部落与阿会氏同生共死,但希望诸部落为了奚族存亡而舍生忘死,但目前看来他太理想化了,想法太幼稚,一厢情愿了。

    关键时刻,冯鸿说话了,“如果大家对反攻没有信心,对坚守奚王府也没有信心,那就撤,乘着中土主力大军尚未赶到城下,火撤离,撤往东南三会城,先与大王会合,然后再徐图收复之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阿会正就很果断,预估到形势恶劣,先保存实力,只要实力尚存,一切皆有可能。现在奚王府也处在同样困境下,辱纥王部的背叛和西城门的失陷,已经让固守待援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既然如此何必坚持?何必与敌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奚族实力有限,有限实力却用来与城池共存亡,玉石俱焚,这有意义有价值?

    阿会长盛面对现实,不得不收拢起自己破碎的心,当即支持冯鸿的撤退之议。

    然而这一合情合理符合大家利益的建议,再遭“冷遇”,会场上依旧一片死寂,大多数人依旧沉默以对。

    这个建议是不错,但时机不对,如果昨天冯鸿拿出这个建议,必定赢得一致支持,但此时此刻,这个建议比反攻坚守更糟糕,此刻撤离,无异于自杀。

    此去东南重镇三会城有三百余里,一路爬山涉水,崎岖难行,如果只有军队撤离,轻车简从,倒是有可能摆脱追兵,但奚王府囤积有大量粮草辎重,城池及周边地区不但聚集了契个部和莫贺弗部所有人畜和财物,还有大量的安州本土汉虏两姓的望族和商贾,所以这一撤就是大撤退,人口和财物都要撤离,这需要时间,然而现在奚王府根本就没有时间组织和安排这样一场大撤离。

    仓促撤离的后果非常严重,混乱、践踏、自相残杀,最终人财两空,白白便宜了敌人。阿会氏和奚王府死到临头,行险一搏,大不了玉石俱焚,但对其他人来说辛辛苦苦一辈子图个什么?不就是保部落的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