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击 (第2/3页)

不决。李善衡、赵十住和破六韩摩诃三大统军大将都积极要求渡河杀进闪电原,尤其赵十住的理由非常充足,给了齐王巨大压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李风云只要求齐王帮他牵制突厥人三天时间,但三天之后齐王撤回怀荒,突厥人是否就任由李风云畅通无阻地杀进安州?显然不可能,东北之利对大漠未来展关系重大,大漠牙帐里的保守主和派也不允许大汗国整体利益受损,所以碛东南牙旗承担不起安州失陷、东北大乱、南北局势逆转的责任,叱吉设阿史那咄捺可以忍受中土齐王的攻击,避而不战,但绝对不能接受东北安州的失陷,不惜代价也要阻止白贼的东进。

    齐王同样承担不起此策失败的后果。齐王之所以不惜自我放逐北上戍边,不是因为白贼和李子雄,也不是因为联盟这股力量,而是因为北上展大计,因为未来的希望,而希望的起点就是收复安州,如果收复安州的计策失败,一切梦想都不复存在。

    然而,关键时刻,韦福嗣和李百药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不支持齐王渡河东进,原因很简单,凡事都有度,碛东南牙旗和叱吉设阿史那咄捺也有底线。齐王不渡河,对牙旗的威胁还在突厥人的忍受范围内,反之,渡过闪电河,逼近牙旗,与白贼一起对牙旗形成夹击之势,对牙旗的威胁就出了突厥人的忍受范围,必然招来突厥人的强烈反击,大战必然爆,南北双方必然反目成仇,大漠牙帐即便是为了“面子”也要展开报复性攻击,南北大战就此爆。而这是圣主和中枢绝对不愿看到的,不能忍受的,最终结果即便南北双方两败俱伤,但齐王的政治生命肯定就此终结了,他们这些追随者必定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之前他们之所以支持齐王动攻击,那是因为星星原上的突厥人数量有限,己方占据绝对优势,必能一战而胜,如此反之,突厥人明知自己不敌,又岂会鸡蛋碰石头,非要与中土人决一死战?因此他们预估突厥人会主动撤离。退一步说,就算突厥人头脑热,非要誓死一战,誓死不退,齐王这边也不会斩尽杀绝,最多也就是击溃敌军,保持克制,给南北双方留下回旋余地。

    事实证明他们的估猜是对的,突厥人主动撤离了,现在己方攻击目的已经达到,为何还要多此一举,非要渡河攻击?非要触及突厥人的底线,引来突厥人的强烈反击?

    “我们要有节制,要控制自己的**,不能得寸进尺,不能立于危墙之下。”韦福嗣态度坚决,“闪电河是我们的底线,也是突厥人的底线,渡过闪电河逾越了双方的底线,局面必然失控,有难以预测的危险。”

    赵十住嗤之以鼻,“局面失控?危险太大?当阳公,如果白贼败亡,收复安州之策失败,局面又将如何?我们又将付出多大的代价?”

    李百药支持韦福嗣,当即反驳,“这世上很多事靠拳头解决不了,一时冲动更会带来无穷祸患,我们必须冷静,必须正确权衡利弊得失,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取舍?”

    “安平公此言差矣。”破六韩摩诃目露寒光,咄咄逼人,“大漠上以成败论英雄,以实力分高下,以拳头定生死,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赢家。今天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