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轻 (第3/3页)

救的地步。

    当然,这种猜测没有意义。对裴世矩这位西土经略的创始者来说,解决西北危机的关键还是与西突厥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他坚信射匮可汗的目标不是土,也不是东。突厥,更不是西域和西海。西域的西域诸国也罢,西海的吐谷浑也罢,实际都是西突厥人用来在葱岭以东建立起一道牢固防线的“工具”。但土太强大了,即便经常遭遇重挫,也能迅恢复过来,而一旦恢复过来,土会扩张,会强势攻击,所以从西突厥人看来,他们目前所取得的“战果”不值一提,经不起土的打击,因此若想真正在葱岭以东赢得一个稳定局面,最终还是需要土的盟约,一个有诚意且有实质性合作互利互惠的盟约,否则一切都是空楼阁,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对裴世矩的这一观点,圣主和枢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从南北交往的历史来看,土与外虏结盟乃是常态,南北之间不是战争是结盟,不以为,其有诚意的结盟也有先例,而今日土也的确有必要与西突厥建立有诚意的盟约。

    但是,今日土的核心矛盾是改革和保守,西京是保守势力的“大本营”,西疆是以关陇贵族集团为主要力量的保守势力的根基之地,如果土诚心诚意与西突厥结盟,要在西土经略投入大量“资源”,这等于帮助保守势力增强对抗改革的实力,这是圣主和改革派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如今西北危机爆,西北军退出了西域,退出了西海,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如果圣主和改革派妥协,重新启动裴世矩的西土经略,那么央要向西疆投入多少“资源”?可以肯定,这是第二次西征。

    原因很简单,现在再与西突厥人谈实质性合作,西突厥人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必然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土唯一的办法是再把吐谷浑灭了,再杀进西域腹地,再占据绝对优势,否则没办法谈合作。

    但对今日的土来说,东征连续失利,南北关系急骤恶化,南北大战一触即,现在央连西疆都顾及不到了,哪里还有能力动西征?

    所以圣主不可能承认自己在策略犯了错误,他只会怨恨西突厥人阴险狡诈,贪婪卑鄙,背信弃义,毕竟名义土与西突厥是盟友,而这次西突厥人却背弃盟约,帮助吐谷浑人复国,悄悄地在土背后捅了一刀。

    圣主一推了之,那么西北危机的直接责任当然由西北军来承担,而间接责任当然由西京和关陇人来承担,虽然西京的确有拿西北危机来要挟圣主和枢的嫌疑,但事到如今,圣主算把西京和关陇人恨得咬牙切齿,也不敢大开杀戒,以免激化矛盾,再度恶化西北局势了。

    裴世矩决定放弃劝谏,接受事实。既然圣主“听不懂”他的暗示,对他的“暗示”充耳不闻,那么西土经略也不要再提了,西北危机也无法从根源解决了,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西北危机有三个。一是西海失陷,目前陇西军团无力夺回;二是西域的且末和鄯善失陷,目前河西军团也无力收复;最后是会宁的突厥人要“归国”,要叛乱,这个目前尚有解决的可能。

    裴世矩躬身请命,“圣,臣请缨,火赶赴西北。”

    =

    =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