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 (第2/3页)
李思行豁然省悟。当前对圣主和中枢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在最短时间内重建威权,把东征的损失全部补回来,而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击败大漠北虏,但南北大战的风险太大,上上下下阻力之大难以想像。
大漠北虏和高句丽没有可比性,再说现在高句丽也不行了,奄奄一息。如果圣主和中枢非要强行动第三次东征,阻力不会太大,毕竟这一仗的风险很小,只是意义不大,属于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齐王“粉墨登场”。齐王北上戍边,齐王主动挑起南北大战,中土被动迎敌,圣主和中枢不得不倾尽国力一战,上上下下也就没有阻力了。这一仗如果打败了,罪责就由齐王一力承当;打平了,罪责是齐王的,功劳则是圣主和中枢的;如果打赢了,齐王有功劳,他的政治生命或许还能延续,而圣主和中枢更是建下了显赫武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扭转了政治上的颓势。
此计在齐王来说虽然风险极大,却正好投圣主和中枢之所好,大家各取所需,各取其利,默契合作,一旦成功,则皆大欢喜。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与其坐而等死,不如倾力一搏,而圣主和中枢当然乐见其成。
李思行思考良久,问道,“如果齐王分析错了,圣主和中枢既不想动第三次东征,也无意进行南北大战,那北疆局势如何变化?白是否会遭到卫府军的围剿而全军覆没?”
“白进入燕北这着棋非常精妙。”老宗主赞道,“这步棋走成了,南北大战也就不可避免。”
南北走私始终是圣主和中枢的“心病”,尤其大漠北虏越来越强,此举无异于养虎为患。而李风云杀进燕北,断绝南北走私,正好戳中了圣主和中枢的要害,挠到了他们的痒处,让他们欲罢不能。要是剿杀了李风云,南北走私就禁止不了,养虎为患,但不剿李风云,危及到北疆安全,也是养虎为患,怎么办?李风云为解自身之危,必然继续出招,主动激怒北虏,挑起南北战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是李风云肯定没有资格和实力做渔翁,最后获利的必然是圣主和中枢。而圣主和中枢面对这一巨大的利益诱惑,能否抵挡得住?答案不言而喻,肯定抵挡不住,不出意外的话,齐王会如愿以偿北上戍边,李风云也是屡剿不平,最后南北大战轰然爆。
李思行犹豫良久,提出质疑,“白坚持认为,南北大战必将在两年内爆,动南北大战的不是我们中土,而是大漠北虏。另外他对南北大战的结果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悲观。”
“北虏南下入侵?”老宗主嗤之以鼻,“中土分裂和战乱时期,各方霸主实力不济,给了北虏频繁南下入侵的机会,但如今中土统一了,实力强悍。北虏就不敢轻易南下了,毕竟战败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白此言不可信。混淆视听,莫要中计。这两年若当真要爆南北大战,中土十有是挑起一方,毕竟这一仗打赢后的利益太大,对圣主和中枢来说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李思行觉得这两种推测都有道理。不论是北虏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