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证够不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证够不够? (第3/3页)

豪望,凭借着殷实的家境和颇具号召力的贵族地位,混迹于黑白两道,野心勃勃,看到“风起云涌”便顺势而起,妄图“剑走偏锋”,以暴力手段来实现“王侯将相”的梦想。现在孙宣雅就自封“齐王”,是河北义军里唯一一个敢自封王爵的豪帅,这一方面固然彰显了孙宣雅的雄心壮志,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孙宣雅嚣张自大的性格。试想出自渤海高氏的高士达也不过自称东海公,他一个河北三等贵族也敢自封王爵,这不是嚣张是什么?

    渤海义军以豆子岗最强,而豆子岗义军以刘霸道最强,孙宣雅只能屈居次席,两人明争暗斗,各寻援手。刘霸道的援手就是平原人郝孝德和刘黑闼,而孙宣雅的援手不但有渤海盐山一带的豪帅格谦,还有齐人王薄、孟让。

    王薄战败于张须陀后北渡大河避难豆子岗,就是源自孙宣雅的接纳,如果没有孙宣雅的主动接应和物资上的无私支援,王薄在穷山恶水般的豆子岗如何生存?而孙宣雅之所以庇护王薄,不是因为兄弟义气,而是想借助王薄之力南下齐鲁展。

    孙宣雅人在河北渤海,却为何自封“齐王”?原因就在如此,豆子岗太小,渤海也不是称霸之地,相反一河之隔的齐鲁不但富饶,更是自古以来的王霸基业,所以孙宣雅早把目光放在了齐鲁,若想实现“王侯将相”的梦想,就必须到齐鲁展,到齐鲁称王。可惜他实力不够,也没有渡河南下的机会,幸运的是,机会很快就来了,不但李风云、孟让等齐鲁豪帅积极邀请王薄重返长白山,河北戡乱之势也越来越猛迫使部分河北义军不得不暂避锋芒,于是孙宣雅便成为了南下的积极推动者和谋划者。

    然而,形势突变,河北人在退路断绝后惊慌失措,先想到的都是如何保全自己,而不是直面危机,在危机中创造展的机会,虽然刘黑闼的分析和推演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但东莱水师正在逼近战场是事实,接下来唯有倾尽全力拼死一战,这触及到了大家的底线。大家南下齐鲁是烧杀掳掠,是轻轻松松满载而归,而不是拼个你死我活,拼个两败俱伤甚至损失殆尽,那后果太严重了,不可接受。

    孙宣雅看到好不容易抓到手的机会正在丧失,当然要站出来据理力争了。

    刘霸道冷笑,两眼逼视着孙宣雅,质问道,“你与白帅有何交情?”

    孙宣雅当即哑然。

    “你既然与白帅没有任何交情,凭什么认定白帅值得信任?”

    孙宣雅勃然大怒,白帅的大军就在对岸,就在章丘城下,即将起对张须陀的攻击,如此关键时刻,一群河北人却在这里争论白帅是否值得信任,太荒谬了。

    就在这时,帐帘掀起,一个布衣老者拄杖而入。

    众雄慌忙站起,齐齐施礼。

    “老夫相信白帅。”老者目视众人,沧桑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回荡在众雄耳畔,“老夫的保证,够不够?”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