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6章 差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46章 差异 (第3/3页)

能够参与赵正豪的导演作品,对她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消息灵通的圈内人都已经知道,赵正豪的这部《卧虎藏龙》,除了要巩固自己的基本盘——龙国国内,以及东亚、东南亚的电影市场之外,还要着重着眼于欧美市场。

    赵正豪的前几部导演作品,得益于影片过硬的质量,以及赵正豪国际顶尖巨星的强大号召力,在欧美市场的票房表现也都相当不错。

    但是,那不过是无心插柳,那几部电影在拍摄的时候,根本没有把海外市场、欧美观众放在考量的范畴之内。

    那几部电影良好的海外票房表现,只能说是意外之喜。

    而这部《卧虎藏龙》不同,在筹备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欧美市场,尤其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的感受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卧虎藏龙》,可以说是一部“冲奥”影片!

    赵正豪选择拍摄它,最主要的目的,已经不是票房了,而是冲击奖项,尤其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

    在龙国电影圈,已经攀上最高峰的赵正豪,目光开始望向全世界了。

    当然了,由于这个世界的龙国电影发展迅猛,基本盘已经做得足够大,不逊于好莱坞了,赵正豪要在这里走向世界,不需要特意去好莱坞发展,但是必要的偏向和妥协,还是需要主动做的。

    《卧虎藏龙》的故事内核和表现形式,虽然都极具龙国神韵,但是讲故事的方式、某些人物的设置,以及故事内容,却有深刻的好莱坞印记。

    《卧虎藏龙》的原版导演,虽然是华人,但却是在美国求学、工作,对好莱坞的那一套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才能拍摄出这样兼具东西方特色,能够被广大欧美观众接受的经典。

    赵正豪版的《卧虎藏龙》,虽然在某些片段、情节上,由于电影拍摄技术的革新、提升,以及时代背景的差异,做了些许调整,但影片大致的框架,还是来自于原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